木的畢業生,他閉著眼往擎天裡扔,有一個算一個,絕對都沒有錯。
這也是為什麼高考,會稱之為改變人們命運的機遇。
高考將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讓其他人很清楚的知道,什麼是一等人,二等人,三等人,你努力衝到一等人中了,那你很大機率就是一等人了,未來的路就會走的比別人順一些,天花板就有可能會更高一點。
在高中時期的努力,絕對是事倍功半的。
這也是為什麼前世各大企業,招聘的時候,往往要求,非不可,雙非學生壓根不看一眼的原因。
高考都已經替他們篩選好了,不是畢業的大學生,不是註定沒有他們所需要的人才,而是比例太少了。
從大學畢業生中找到金子的機率,是從雙非大學找到金子機率的兩倍、五倍甚至更高。
作為企業,他們不可能花太多的成本去保證所有的金子都不被遺漏,那他們就只能從大學的畢業生找了。
所以說,李爽他們願意為他工作,那他真是求之不得。
沒想到方辰沉默了半天,最後的答案竟然是歡迎,跟他們剛才所想的簡直是截然相反,完全不同,李爽等人不由呆住了。
見狀,方辰頓時知道李爽等人誤會了,笑著解釋道:“你剛才說的話,啟發了我,我腦子中蹦出來了兩件事。”
李爽眨巴眨巴眼睛,一臉的茫然羞澀,他不知道勤工儉學是怎麼啟發到方辰的,而且還是兩件事。
並且從剛才方辰思考的時間長短來看,這兩件事並不是什麼小事。
“我在想把勤工儉學的範圍給擴大化,並不僅僅是你們幾個,最好是全學院,甚至把全校作為一個試點來做,讓所有有勤工儉學打算的同學,都可以去擎天工作。”方辰笑著說道。
在前世,有人統計水木和燕大,等高校學生的家庭背景,然後感嘆寒門難出貴子。
但在此時此刻,九十年代初,改革開放剛剛十四年的這個時代,寒門貴子簡直就是一件再正確的不再正確的事情。
能考上這些高校的學子,至少有八成都可以稱得上寒門子弟,都是農民和工人的子女。
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畢竟現在華夏的城市化率才剛剛20%,也就是,只有20%的人是傳說中,令人豔羨,能吃上商品糧的非農業戶口。
而這些非農業戶口中,也有大量的人,僅僅是工人家庭而已。
甚至所謂的寒門難出貴子,就是因為李爽他們這一代的寒門,透過高考,考上大學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使得他們的子女不再是寒門而已。
這也就意味著,不僅李爽他們有勤工儉學的需求,整個水木,甚至整個燕京高校圈都有80%的人都有勤工儉學的需求。
而此時,擎天草創,雖然能從各大公司抽調員工,但也頂多只是能搭起來個架子,正是需要大量普通員工的時候。
可以說,李爽等人跟擎天之間真是郎情妾意,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