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期可以執行兩條程式指令,使得它的處理能力比前代的英特爾晶片要大而快得多。在相同的處理速度下,奔騰處理器執行指令的速度比486快大約五倍。
這就使得他之前所獲得的一些研究經驗大打折扣,以及更加不能輕舉妄動,只能等到真正拿到奔騰處理器之後,才可以開始研究。
而這麼長時間的空窗期,他不能閒著啊,所以就琢磨著研究點什麼,看能否給聯想集團增加一些新的產品。
這不就瞄上了交換機。
雖然不論漢卡還是個人電腦,跟交換機好像都不是同一個東西,但交換機除了需要應用更多的通訊原理之外,其實跟電腦的差別並不大,都是由處理器、記憶體、儲存裝置、電源、主機板這些東西構成的。
最大的差別就是在系統和功能的應用上,但這對於他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再者,連鄔江星都能搞得出04機,他為什麼搞不出來?
要知道,鄔江星在搞04之前,也是跟他一樣,是搞計算機。
鄔江星1970年參加國內第一臺積體電路計算機研製,並擔任記憶體儲器除錯組長,之後作為總師組成員參與J103型百萬次計算機研製,後來還任總設計師,主持了每秒鐘5億次運算速度,大型分散式計算機系統GP300的研製。
是到了1985年之後,才開始轉型研究程控交換機和通訊網路技術,實際上算起來沒幾年。
而他,在1964年就作為外部裝置外掛組長參與國內第一臺自行研究、設計、製造的大型通用數位電子計算機119機的研發工作,後來還參與過17機顯示器以及SK-1光筆圖形顯示器的研製工作。
只是在1974年,他對漢字處理研究更感興趣,這才沒有再參與其他計算機的研製工作。
當然了,這也談不上什麼遺憾,畢竟他在十年後拿出了聯想漢卡。
並且還有一點,鄔江星的大專和本科都是計算機工程專業,而他大學本科,學的卻是無線電專業。
最終,他以五年全五分的成績學完大學全部課程,畢業論文《脈衝編碼通訊》還獲得了全校優秀論文獎。
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可以在一畢業後就進入科學院院計算機所。
換句話說,他搞通訊才是正業,而鄔江星則是不務正業。
所以他對自己搞交換機,還是很有信心的。
聽倪廣南又提起研發交換機的事情,尤其是這幅興致勃勃的模樣,柳傳至的心中頓時不由湧起了一陣無奈感。
說實話,他之前是贊同倪廣南想要發展交換機的想法,因為那交換機的的確確是暴利,即便百門機、千門機都能有將近60%的毛利潤。
但現在情況卻不同了,因為擎天通訊冒了出來。
而且一出手就擺出這幅拳打南山,腳踢北海的架勢,連富士通、朗訊、東倭電氣這樣的國際通訊巨頭都被擎天通訊給打的苦不堪言,狼狽不堪。
好不容易有點招架之力,朱閣揆又出手了。
再者,既然有心想要做交換機,他自然想辦法看過擎天通訊、富士通等的銷售方案。
說真的,他看完之後,對於擎天通訊只有一個評價!
瘋子!
這哪是人做的方案,他算了又算,按照擎天通訊他們的方案,這賣交換機,必須賠錢才行,而且賠的不是一星半點,每賣出去一臺交換機,就至少要賠個好幾百萬的。
再者,擎天和富士通、朗訊這些國際巨頭財大氣粗的,幾十個億說都丟進去就丟進去了,聯想這小身板可跟著玩不起。
就拿給郵電局墊資來說,就聯想的現金流,墊不了幾臺,就直接完蛋了。
再者,交換機的研發資金和投產所需要花費的資金,更是一筆對於現在聯想來說,絕不可能承受之重。
當然了,聯想可以如倪廣南所說的那樣,飯一步步的吃,先做小型交換機。
畢竟小型交換機技術簡單,投資小,並且還完美躲開了擎天和富士通他們所在的那個絞肉機。
因為擎天和富士通生產的都是局用萬門程控交換機,並沒有將觸角真正伸到中小型交換機的領域中,所以那些中小型交換機企業活的還十分不錯,利潤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畢竟他們的客戶都是一些廠礦、醫院、學校、農話局之類的,這動不動價值好幾千萬的萬門程控交換機,絕不是這些企事業單位能買得起的。
如果這樣到也罷了,但是他太瞭解倪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