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你跟方辰對話不夠格!(2 / 3)

小說:重生浪潮之巔 作者:佛即心兮

,絕望的情緒到處蔓延。

那時東倭太上皇,麥克阿瑟曾斷言,東倭已經是個四流國家了,它再也不可能成為世界強國。

要如何在貧瘠的環境中生存下去?

這成了東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那麼就從模仿開始,這是東倭人給自己開的濟世良方,也是東倭重新走向富強的唯一道路。

“巧妙吸收美國產生的創意,在此基礎上大量生產高質產品,這是支撐東倭經濟增長的原動力之一。”有一東倭學者這麼概括。

50年代,東倭跟隨在美國後面,對電腦、消費品、通訊產品都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東倭技術人員除了書面學習以外,還從美國購入實物產品,進行拆解,徹底研究每個部件。他們起了一個很有科學性的名詞:“逆向工程”。

而美國的起家,也是從模仿歐洲開始的。

他記得,他二哥跟他說個一句話,有很多專利,只能說是發達國家對不發達國家的科技掠奪以及科技進步的阻礙。

方辰輕笑了一聲,然後看向天空,幽幽的說道:“沒辦法,模仿是一個後來者的必經之路,或者說抄襲無處不在才對。”

現代歷史上,英法德等歐洲大陸國家則是相互抄襲,而美國作為後來者,則也曾抄襲了幾十年歐洲大陸。

甚至可以說美國現在科技的成果,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當初對英國和法國科學家的吸收。

當時英國在戰爭中,處在隨時亡國的邊緣,自然有大量的科學家投靠到同宗同祖的美國。

至於說法國科學家,則是因為戴高樂法國流亡政府在美國。

而猶太科學家和德國戰敗後,美國掠奪走的德國科學家和科技,就更不用說了。

可以說德國的科學界幾乎都讓美國和蘇維埃給瓜分了。

至於說東倭,自然就是模仿的美國和歐洲。

甚至很長的一段時間,東倭製造的形象並不光彩。

在老一代西方人的刻板印象裡,東倭製造這個詞會引發一些聯想:山寨,假貨,三無等……這與現在華夏的經歷有類似之處。

然而這段歷史也折射在了由宮崎駿導演的動畫片《起風了》。

在參觀德國工廠時,影片裡出現了這樣的對話:“管他呢,我們就把這當成是學習他們的金屬構造以及技術的機會吧。”

“東倭人偷師學藝非常快……”

當年,“MadeinJapan”也曾被多個國家批評,英國對於東倭紡織品,甚至提出設計剽竊的抗議。

此後,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也相繼批評東倭產品的設計模仿問題。

而南高麗和寶島等四小龍則模仿的美國,歐洲,東倭。

華夏則除了模仿美國,歐洲,東倭,還要再加上,南高麗和寶島,以及香江等等。

不過也不是沒人模仿華夏。

後來那些南越啊,泰國,包括非洲國家則模仿華夏,甚至非洲大陸上,已經出現在閱兵式中,喊:“一二一,立定,稍息!”的國家了。

這大概就是天道輪迴,自然法則吧,沒有國家能逃得過這樣的命運,或者說這是留給後發國家唯一的一條出路。

不過後來者,並不能一直模仿,等有了基礎之後,就要意識到,想要讓本國產業和生活向前發展,自主設計和自主研發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創新才能帶來更高的利潤,支撐企業和國家,朝前繼續發展。

柳宗理等設計師設立了東倭工業設計協會,培養了大批工業設計人才。

松下、東芝等大公司逐漸擺脫了模仿,紛紛成立了自己的產品開發設計工作室。這些公司創造了獨特的東倭設計風格。

正是因為這些意識和改變,現如今,東倭製作竟然已經是工藝精神和黑科技大法的代名詞。

然而這些名頭,後世已經在慢慢的向華夏過渡了,甚至方辰無比的相信,有一天,華夏商品,華夏製造,華夏智造將成為工匠精神和黑科技的代名詞,引領世界科技發展!

這是華夏人的使命!生來的責任!

而此時,看到了郭孔城的這輛勞斯萊斯,對峙的兩幫人也同時停下了手,尤其是經濟事務部的那幫人,忍不住眉頭大皺,心臟砰砰直跳,如同警鈴大作!

他們怎麼可能認不出這是郭家的車。

然而郭家是準備幫誰的,似乎也不言而喻。

畢竟郭家的車不可能平白無故的停在這裡,而既然不是他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