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做到第一才行,要不然就會被卡脖子。
而值得慶幸的是,在全世界數以萬計的技術中,華夏除了光刻機、晶片、作業系統、航空發動機、觸覺感測器、真空蒸鍍機、手機射頻器件等三十五項核高基技術尚跟世界最先進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其他不是旗鼓相當,就是遠遠超越,華夏奇蹟正在一個個的唱響。
所以僅僅這一點,就註定國內沒有第二個行動通訊實驗室,能超越他的這間行動通訊實驗室。
大概轉悠了一圈,方辰一扭頭,便看到跟在他身後,一臉緊張的熊樂久。
輕笑了一聲,方辰開口說道:“我又不是會吃人的老虎,而且我跟潘院長也算是熟人,你不用緊張,另外最近潘院長好嗎?“
方辰說的潘院長是水木大學資訊科技研究院副院長,潘偉康,也是鄭保用的博士導師。
熊樂久就是這位潘院長介紹過來的,要不然他也沒這麼容易挖到這位斯坦福大學博士畢業,在中科院資訊工程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的熊樂久。
想到潘偉康,方辰不由嘴角一翹,看來這位潘院長真是把他當做知識分子的良心和希望來對待了。
潘偉康為了給他的事業增磚添瓦,真可謂是不遺餘力,擎天有相當一部分研究人員都是經過他的手介紹過來的。
要不然他就算再怎麼有錢,也不能在這短短的一年內湊齊這麼多科研人員,現在擎天已經拉起來了一隻將近四百人規模的科研團隊,科研人員的人數是洛州電話機廠時期的七八倍,幾乎頂的上兩個中科院資訊工程研究所大小了。
只不過這些科研人員大部分都是碩士,博士的比例和本科生的比例一樣少,都是稀缺動物,只有百分之十不到,擁有副研究員以上職稱的更是寥寥無幾,一隻手都能數的過來。
沒辦法,現在國內論資排輩的風氣實在是太嚴重了,如果擱到後世,引進什麼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的時候,像熊樂久這樣的人,輕輕鬆鬆就能評個副高職位,甚至評上教授或者研究員也不稀奇,畢竟國內也有三十八歲就評上院士的,而且還不止一個。
但好在是,擎天通訊還有一些兼職人員,各大高校的教授和研究所的研究員,他們可以向擎天通訊申請專案,然後由擎天通訊給他們撥付專案資金。
有了成果之後,成果所有權歸擎天所有,署名權歸教授和研究員們,一個要利,一個要名,也算是一舉兩得,各取所需。
而且讓方辰有些自豪的是,擎天通訊的科研人員平均年齡只有二十五歲,其中年齡最大的,大概就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上大學的,這些人代表著勃勃生機和源源不斷的希望,方辰相信有一天這些年輕人將綻放出屬於他們的耀眼光芒。
畢竟未來二三十年,華夏的高速發展都是由這些人支撐起來的。
聽方辰提到了潘偉康,熊樂久的神情突然莫名輕鬆了一些,點了點頭說道:“我兩個月前還去學校看過潘院長,他身體和精神面貌都好的很,並且說過一段要來公司看看。”
“放鬆下來就對了,有什麼好緊張的,而且要是我高考成績不錯,有幸能考上水木的話,你還是我師兄那。”方辰笑著打趣道。
熊樂久訕訕的笑了兩聲,沒有言語,更沒把方辰話中的師兄師弟當真。
雖然按理說,方辰應該算是他師弟,甚至鬧不好還是他師侄,畢竟他有一些同學是留校任教,說不定就成了方辰的老師。
但想歸想,他心裡還是很清楚,方辰是什麼一個身份和地位,其不論在國內還是俄羅斯都是最頂尖的人物,他見了方辰之後,連自身的緊張都有些控制不住,更別說敢拿大稱師兄了。
見狀,方辰微微一笑,也不以為意,直接招呼大家去會議室,他要跟大家聊兩句。
這是個小會議室,大概只能容納不到一百人,但行動通訊研究室實際上一共就熊樂久,何婷波他們十個人,如果不是沈偉和鄭保用他們都坐下了,反而會顯得無比空曠,甚至有些淒涼。
反正熊樂久他們開會的時候,頂多只能用到會議室的一個小角。
方辰環視一下四周,然後沉聲說道:“現在我宣佈一下會議紀律,等會我的話不準外傳,就是喝醉了酒,晚上說夢話,也不能給我吐出來一個字來,要不然……”
方辰並沒有說要不然什麼,但原本還笑嘻嘻的眾人,不由面色一肅,正襟危坐了起來。
方總對他們自然不錯,各種工資福利獎金都未曾吝嗇過,但下手也的確很,杜俊這個前車之鑑是什麼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