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高考前夕(1 / 3)

小說:重生浪潮之巔 作者:佛即心兮

從沈偉和鄭保用這裡得到,八月份開始量產,開實驗局,在九月份之前,生產出三十萬線交換機的保證,方辰這才迤迤然離開,留下一臉苦逼的眾人。

此時沈偉兩人的心情,絕不是用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樣簡單的言語來形容的,已經到哀大莫過於心死的境地。

要知道,在1990年之前全國累積了四十年,也才一共攢出來了四百萬線交換機。

而這兩年隨著富士通等各大國際通訊裝置巨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華夏的交換機總裝機門線可謂是日新月異,飛快發展,僅僅去年一年就裝了三百萬線,預計今年交換機總裝機門線的增幅速度將到達百分之60以上,突破五百萬線,直接超越1990年前,這四十年全國交換機總積累量。

但即便華夏交換機總裝機門線的發展速度已經如此之快,擎天通訊要生產的這三十萬線交換機依舊是個很恐怖的數字,畢竟這只是擎天通訊一個月的生產量。

如果按照全年十二個月來計算的話,相當於擎天通訊全年將生產三百六十萬線的交換機,直接佔據了全國交換機生產量的三分之二。

算到這裡,沈偉和鄭保用不由倒吸一口涼氣,方總的心實在是太大了,別人一口吃個胖子就已經了不得了,而到了方總這裡,簡直就要把天下給吞下來了。

另外根據他們的瞭解,去年國內最大的通訊裝置合資企業,申城貝爾全年才接了七十萬線的訂單,而今年的訂單在四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排滿了,增長到了一百二十六萬線。

而且幾乎所有人,包括申城貝爾自己都不認為自己能完成這一百二十六萬線的訂單,沈偉覺得申城貝爾能完成一百萬門線的訂單就已經是燒高香了。

畢竟前年申城貝爾接訂單數四十三萬線,實際完成三十萬線,去年訂單七十萬線,實際完成五十八萬線。

申城貝爾的銷售部,連司機算上一共才二十九個人,就完成了這四億多美元,將近二十五億華夏幣的銷售額,而且據說申城貝爾的銷售經理,籤合同就是坐在家裡籤的,連門都用不著出。

再想想,他拉起來這三百多人的銷售團隊,才完成了區區兩億的訂單,而且跑銷售的時候,還被客戶嫌棄的不行,沈偉著實有種悲從心來的感覺。

但以方辰的眼光來看,三百六十萬線交換機多嗎?

不多的。

以2017年的資料來說,全國交換機安裝量是6666.11萬線,這似乎像是個隨意編撰的資料,畢竟太6了,但方辰不得不說實際上真是如此。

只不過其中只有15%門線是類似於04機的程控交換機,其餘份額都是乙太網交換機,用於構建區域網,進行網路通訊。

程控交換機最為活躍的是在千禧年左右,那時候華夏每年的交換機裝機量,基本都維持在兩三千萬線,而且方辰記得好像在1995年的時候,華夏全年的交換機安裝量,就突破到了一千萬線。

至今,方辰還記得教他們《訊號與系統》課程的那位七十多歲,還依舊堅持站在三尺講臺老教授,宣佈這件事情時,熱淚盈眶的模樣。

沒辦法,華夏實在太缺乏通訊手段了,而資訊通訊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又具有戰略性的地位,從古之狼煙,一直到今天的網際網路,甚至未來的物聯網都是如此。

而1990年之前積累的四百萬線,相對於全國十一億五千萬人口,將近四億戶居民來說,則意味著華夏每一百戶居民中,才有一戶擁有電話,如果再計算政府機關,企業,學校,醫院等等,華夏人均電話數,少的令人髮指。

即便每年新增一千萬門線,也不過是讓3%左右的人口享受到電話的便利。

在1996年,他去洛州下屬的伊闕縣實習,當時整個縣的交換機安裝量大概達到了三萬線,縣郵電局的一位老師傅,還興奮的向他介紹這一偉大成就。

他剛開始還嗅之以鼻,覺得三萬線真沒什麼,因為那時候洛州市已經發展到了七十萬線,等看了縣電信局的發展史之後,他覺得三萬線還是挺值得說道的。

縣局分設時僅分得磁石交換機1部10門,1962年增為20門,1973年擴容為4部90門,1981年再擴容為6部480門,等到了1990的年時候,才四千多門。

短短六年內,增長了六倍多,如果把時間線拉到1981年來計算,更是增長了六十多倍,這個增長速度比起之前三十年簡直快的飛起。

可以說,華夏交換機安裝量的增長速度,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