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因為在大陸,唱片賣不出去。
想到這,方辰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這也就是為什麼,世人普遍認為歐美國家歌手的唱功,比華夏歌手唱功高的原因。
沒辦法,人家專輯銷量動不動幾百萬張,華夏的歌手頂多才幾萬張,最多幾十萬張,在這個掙錢多少就幾乎代表著實力的時代,自然高下立判,誰唱片銷量高誰就厲害。
但方辰並不這麼認為,歐美歌手和國內歌手,在唱功上基本沒有差距,最大的差距在於歌曲風格和創作上而已。
這一點會在以西方世界觀為主導的現代,比較吃虧,但也僅僅而已,真沒到那種歐美二流歌手,就能橫掃華夏的地步。
然而造成這樣的現狀,是因為華夏人不喜歡音樂,沒有音樂細胞?
是因為華夏有五十六個民族,喝酒後有五十五個民族都能歌善舞,只有我們漢族喝酒後只會吹牛.逼?
但實際上也不然,就張學友《吻別》在大陸的銷量,至少在一千萬張以上,只不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盜版罷了。
甚至可以說,剛才方辰預計的二三十億光碟銷量,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盜版的。
盜版是華夏唱片銷量不佳的最大原因。
方辰看過矮大緊的一個訪談,說九十年代到千禧年,華夏音樂唱片的環境還算是比較好。
他們正版商賣十五塊錢一張唱片,盜版商賣五塊錢一張唱片,而正版商的市場佔有率基本上在百分之五左右,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盜版商的。
正版賣唱片就是靠著盜版唱片沒上市的那一個星期。
但就是靠著這百分之五的市場佔有率,華夏的唱片公司就能生存下去,並且簽下朴樹,小柯,葉蓓等等一系列的歌手,還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音樂。
並且國內的唱片行業還曾到杭城和盜版商談過判,希望盜版商等十天之後再上盜版唱片。
結果盜版商理直氣壯的說:“那不行!五天我們就要上!”
沒辦法,唱片行業就求盜版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說:“大哥不用這麼嘛,給我們口飯吃,如果你們五天就上唱片的話,你們就把我們給打死,那不就沒人錄音,沒人錄唱片,你們盜誰的版去?你盜版總要有版可盜吧?”
盜版商聽了這話,覺得也挺有道理的,就決定給正版商們一個星期賣正版的時間,他們一個星期以後再上。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在國內,正版商從不買唱片生產線,全部都是靠盜版商走.私過來的生產線。
這是什麼意思那,就是說盜版商把唱片生產線從國外走.私過來之後,生產了一段時間,然後就會被海關查到罰沒。
然後正版商再從海關的罰沒拍賣會上,以很低廉的價格購買到這些生產線,根本不用花大價錢去購買新的生產線。
也就是說在華夏,正版商們一直用的就是盜版商用剩下來的生產線。
至於說盜版商們,也不在乎,反正他們的利潤比正版商高的多,雖說正版商一張唱片十五塊錢能掙個八塊錢,他們一張唱片五塊錢才掙兩塊錢,但架不住他們的銷量是正版商的二十倍啊。
並且正如前面所言,唱片公司這已經算是情況比較好的了,人們多多少少還買過幾張正版唱片。
電影,電視劇公司才悽慘那,正版碟子根本就賣不出去。
他這邊正版碟子還沒有上市,盜版商們就已經從電影院和電視上獲得資源,而不需要像唱片一樣,還要等唱片公司出正版之後,才能盜取。
聽完方辰這麼一說,段勇平徹底傻眼了,過了許久,這才說道:“您這是打算做盜版光碟?”
雖然國內未來光碟的銷售情況,他肯定不知道,但是現在磁帶和錄影帶的銷售情況,他還是略知一二。
音像一條街上,全部都是盜版的,做正版的就寥寥幾家而已,反正他是沒見過多少正版的磁帶。
正所謂知一而知天下,他估計光碟銷售的情況跟磁帶,錄影帶差不多,也是盜版的天下。
再說了,唱片公司和電影公司,還能靠著內容,或者說先發權活。
也就是說唱片公司可以在暫時還沒有盜版出現的時候,賣幾天唱片,電影公司還能從院線掙錢。
而方辰現在又不能從這些上面掙錢,只賣光碟本身,那麼不就只能做盜版光碟了。
聽了這話,方辰的臉瞬間就黑了,沒好氣的說道:“什麼叫做我打算做盜版光碟,我可能做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