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我有三策(1 / 1)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那就再等等大同那邊的訊息,不過這奏疏,就由肅卿送到宮裡去吧,讓陛下也知道大同事。” 李春芳開口說道。 “朝廷不對大同下令?” 這時候王遴問道。 “暫時不下,等他們的奏疏上來在說。 現在具體情況都沒有,宣大已經下令戒嚴,已經足夠了。” 高拱開口說道。 “不過,可以給三邊總督王之誥下文,讓他配合王崇古那邊的行動。” 魏廣德忽然插話道:“王總督過去是三邊總督,延綏鎮或許能聽他的,可畢竟現在是王之誥總督坐鎮,為了避免鬧出邊鎮將帥不和,朝廷還是下文緩和下為好。” “善貸此言大善,兵部給王之誥那邊下文,要他們全力配合宣大行動。” 高拱直接就說道,也沒有等李春芳的決定就好似定下來。 王遴、魏學增只是悄然對視一眼,看到其他人都沒什麼要說的,這就告辭離開內閣。 魏學增早就聽說內閣派系林立,相互之間都不是很對付,而陳以勤致仕也是因此。 今日在內閣算是開了眼界,果如傳聞中一般,高拱強勢,竟是絲毫不給首輔李春芳面子,李春芳當面主意他就能一言而決。 等兵部的人走後,李春芳依舊是面不改色坐在位置上,旁邊茶几上放著那份公文。 高拱這時候走過去,拿起桌上的公文開口說道:“那我就去乾清宮一趟,把訊息稟報陛下。” “肅卿,先前還在說的京察之事。” 李春芳出言提醒道,剛才高拱對以往的京城開炮,指責過去京察是在敷衍了事,事兒還沒說完就插進來這檔子事兒。 擔心高拱忘記,所以李春芳才善意提醒道,先前的話還沒有說完。 不過這個時候高拱卻搖頭道:“京察事由來已久,也不是現在最緊要的,還是先把大同事稟報陛下得知為好。 此事,可以另抽時間在和諸公詳細說來,到時候我再寫份奏疏交給諸公看看,若有不妥之處還往指點一二。” 高拱不打算繼續說京察的事兒,但是話裡話外卻表達的很清楚,這事兒他還是要上奏,由皇帝做主,只不過要等他把奏疏做出來。 所謂商議,其實不過是讓其他人看看,發現有不對的地方進行指正,而不是商議可行不可行。 強勢推動此事,高拱很明顯是已經下定了決心。 高拱拿著奏疏走了,其他人在這裡待了一會兒,聊了幾句也各自散開。 魏廣德和殷士譫在回去的路上還在小聲議論,“你覺得在大同和俺答汗進行一次決戰如何?” “叔大的主意,你覺得可行嗎?” 魏廣德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如果不知道戰事會在明年爆發,我或許還有擔心,可既然俺答汗此時正在西征吐魯番,等他秣兵歷馬,咱們的準備也應該做好了。” 殷士譫說道:“我倒是覺得可以一試,讓兵部挑選天下精兵強將暗中調動,隱藏在大同周邊,只要俺答汗敢來,就讓他有來無回。” 聽到殷士譫說利用這段時間暗中調集精銳兵馬準備合圍,魏廣德倒是對殷士譫刮目相看。 如果戰事緊迫,和蒙古人決戰絕對不是最佳方案。 不說調動兵馬良莠不齊,就算計劃進行順利,可軍隊沒有戰力也粘不住敵人,等不到友軍趕到形成圍攻之勢就突圍而去也是枉然。 合圍,自然是要集合優勢兵力,可因為是四面佈防,優勢兵力也被分散,所以如果沒有強大戰力的軍隊,合圍之勢一捅就破,合圍也就沒有了任何意義。 大同周圍雖然山脈很多,但大多是山脈的末支,地形已經從山地變換成丘陵,用這樣的地勢要想封鎖蒙古人的去路,何其難也。 另外一個很大的阻力就是傳令,要形成合圍,合圍兵馬不能離大同太近,否則很容易被蒙古人探馬發現,但是又不能太遠。 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通訊手段,要讓各路人馬在幾乎同一時間出現在大同左近,其實也是非常難的。 不過因為是在大明地界上,要完成這樣的調動還算好,應該是可以勉強實現。 實際上,漢朝及明初,都是幾路大軍進入草原合圍敵人,那風險才叫大。 沒有通訊手段知道友軍的情況,只能按照原定計劃行事,任何一路大軍出現問題,對其他部隊來說可能就是滅頂之災。 因為迷路、天氣等原因,這樣的大型軍事行動大多數都是以失敗而告終,不過只要成功就必然是一場大勝。 魏廣德在腦海裡反覆盤算著大同會戰的可能性,不過最後還是覺得難度有些大。 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其中從洪武到永樂,明軍數次北伐,蒙古人已經被打破了膽。 別看之後發生了土木堡一戰,但蒙古人的勢力一直都沒有能夠恢復過來。 而這點,蒙古人之後的領袖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一直都刻意迴避和明軍爆發大決戰。 他們現在更擅長的還是突襲,利用明軍沒有防備突然發動襲擊,就算突破邊牆,也多是在南下一段後就開始四處搶掠,在明軍援軍趕到前返回大草原去。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