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漫天要價(1 / 1)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這一晚,俺答汗大帳中的油燈亮到很晚。 俺答汗和三娘子在一起,詳細商量出要對大明提出的各種條件。 後世之人大多隻以為“隆慶和議”是明蒙之間結束戰爭狀態,雙方由透過戰爭搶掠變成發展雙邊貿易,互利互惠,建立起新的關係模式換取和平,但真相哪裡會那麼簡單。 在三娘子的建議下,俺答汗首先對明蒙之間的邊界劃分心裡大致有個底,然後就是對貿易的開放和種類進行明確限制。 說實話,王崇古的計策裡,真正對他有吸引力的也只有“互市”這一項,其他的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蒙古可以用牲畜、毛皮、藥材等物品,換取明朝的糧食、鹽巴、茶葉、布匹、器皿等物品,同時還要賞賜。 明朝和蒙古之間的賜賞,以明朝的冊封和蒙古的朝貢為形式,雙方可以定期地進行賜賞往來,明朝給予蒙古一定的賜賞優惠,如增加賜賞的數量和質量,改變賜賞的方式和內容。 蒙古可以用少量優質戰馬和一些金銀、珍珠、玉器等物品,作為朝貢品,換取明朝的衣服、鞍馬、珠寶等物品,雙方實現了賜賞的尊崇和友好。 蒙古的貢品,象徵意義大過實際意義,而明朝賞賜的物品則是按照蒙古貴族生活所需而定。 好吧,如果說互市是解決普通牧民的生活所需,那賞賜就是蒙古貴族所需要的東西,就是這個時代的頂級奢侈品。 而對於俘虜的歸還,其實這根本就不在俺答汗的考慮範圍內。 雖然放回那些漢人奴隸會引發手下部族不滿,但蒙古人的奴隸又不是隻有漢人,向西邊再抓回來補充就是了。 不過對於板升城那邊的趙全、李自馨等人的處理上,才是最需要謹慎的,必須一次性解決,避免那裡的白蓮教徒在草原上發生叛亂。 這幾年俺答汗也看出來了,板升城的白蓮教徒一門心思的就是研究怎麼造反,可他們的眼光和格局都太狹隘了,根本看不穿大勢,這也是他們屢次造反都不成功的原因。 實際上在嘉靖年間,在大明製造叛亂最好的地方是在南方,那裡正因為倭寇肆掠和加徵的賦役導致民不聊生,民間不滿情緒濃厚。 但白蓮教徒在那邊的實力有限,組織不起有力的叛亂,也根本就沒想要往那邊發展力量。 只是一味的盯著他們的傳統勢力範圍,那就是山東、山西這些地方。 但這些地方明軍的軍力又是格外強大,根本就沒給他們造反成功的機會。 一整晚的談話,都沒有涉及到俺答汗需要嚮明朝皇帝的朝貢,因為三娘子很明白這意味著什麼。 俺答汗嚮明朝皇帝請封,就是確立以明朝的宗主和蒙古的臣屬的關係。 雖然說這樣的承認和冊封是相互的,明朝給予蒙古一定的主權優惠,如承認蒙古的汗位和部落,冊封蒙古的首領和貴族,蒙古也同樣給予明朝一定的主權認可,如承認明朝的皇位和朝廷,冊封明朝的使者和官員。 但不管怎麼說,俺答汗都是明朝皇帝的臣屬,不再是對等的關係。 只能說,天下就沒有白吃的午餐,一切收穫都得有付出才行。 隆慶和議雖然帶來了明蒙之間的和平,但是也需要明朝拿出鉅額財富維持。 而且因為朝貢是每年都要發生的,所以每年大明朝廷都得為此準備一筆銀錢,因為蒙古人每天都要消耗大明的商品,每年都要有數次大型的互市交易,以保證蒙古人生活所需。 “明日我就召見明國使者,把我們的條件告訴他,讓他帶話回去,看明國那邊的反應。” 最後,俺答汗才下了決定道。 “記得派人跟過去看看王子的情況,雖然按照明國人的習慣,王子在大同應該不會受到刁難,可派人過去看看總要放心一些。” 三娘子笑道。 “如果把漢那吉過的不好,明國人應該就不敢派使者過來才是。” 俺答汗想到孫子,心情又有些低落。 這次的事兒,對他打擊還是有些大的,雖然現在看來,無心之舉似乎還促成了明蒙之間談判的契機。 但是多年和明國打交道的經歷也告訴俺答汗,明國人不可靠,他們的信用其實並不高。 明國讀書人說的那些,其實在邊境根本行不通,從他當初派出去的使者屢次被殺就可以看出來。 “大汗,這是我按照先前商議所列出的條件,你看看是否還有遺漏.....” 三娘子拿著剛剛書寫完成的談判條款遞給了俺答汗,嘴裡說道。 對於俺答汗確定的這些談判條件,明朝的官員們是否有心理準備呢? 那是自然的,魏廣德就不認為只是靠著把漢那吉一個人的安危,和互市就可以讓桀驁不馴,崇尚自由自在的蒙古人對大明朝廷俯首帖耳。 只不過他不知道蒙古人的胃口到底有多大罷了。 這其實暫時並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畢竟這是王崇古的事兒,具體和談條款內閣實際上已經授權他和俺答汗談。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