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祿米和財政(1 / 1)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第二天,紫禁城乾清宮。 隆慶皇帝正在召見李春芳和陳以勤,兩個人在內閣不久,就被宮裡的太監帶到這裡。 為了這次召見,隆慶皇帝命令司禮監把這幾天堆積的彈劾遼王的奏疏全部都搬到這裡。 “現在朝堂到底是怎麼回事?大臣們閒的很,眼睛都盯著遼王事,自己的公務都不管了嗎?” 隆慶皇帝對著兩位內閣輔臣開口說道。 陳以勤低著頭,雖然內閣並沒有耽誤公事,但皇帝這話也有道理。 大臣們都在想怎麼寫彈劾奏疏,自然就少了思考、處理政務的時間。 陳以勤不做聲,李春芳做為首輔自然要接話。 “啟稟陛下,臣等片刻不敢耽誤公務,只是遼王不法事太多,讓人聞之氣憤,所以同僚們才連夜寫出奏疏,希望陛下能重懲遼王。” 李春芳把大臣們寫奏疏說成是在晚上,在家裡,休息的時候所做,所以並沒有耽誤朝政。 “好了,不說這些,你看看這幾天送進宮來的奏疏。” 說道這裡,隆慶皇帝一直旁邊堆得如同小山的奏疏恨恨道:“那些官員,就這麼容不得一個宗室嗎?” “陛下,遼王之事,奏疏中已經說得明白,遼王憲?禍亂江陵府,地方上被他搞的天怒人怨,已經到了不得不處置的程度了。 訊息傳回京城,百官驚懼,實想不到還有此等惡事,這才群情洶湧。 還請陛下為百姓著想,重懲遼王,還地方一個朗朗乾坤。” 說道這裡,李春芳跪倒在地,匍匐著說道。 李春芳跪下,陳以勤也跟著跪倒,“請陛下嚴懲遼王,整頓宗室,讓天下蒼生沐浴皇恩浩蕩。” 大明朝宗室眾多,如遼王一樣的殘暴之人也是不少。 陳以勤覺得,可以用遼王案狠狠敲打下在各地胡作非為的宗室,讓他們少早些罪孽,才是讀書人該做的。 “遼王事,朝中派出欽差的奏疏,朕已經看過,也正在為如何處理為難,內閣是何建議?” 雖然隆慶皇帝心裡有想法,可這些不能由他說出口,最好是其他人來講,他再順勢而為。 乾清宮在商議如何處置遼王,而內閣裡,魏廣德看著戶部上奏的陳情也是皺眉。 臨近年底,朝廷財政也越發困窘,可就是這樣的情況下,內廷給戶部遞條子,要求採買帶色寶石珍珠等物,限三日之內以進。 戶部尚書馬森當然極不情願,和戶部官員一商議,上了一份陳情,述說戶部財政壓力,諍諫去歲採買寶石珍珠若干,內廷不可能缺少寶物,堅決不受。 要說這幾任戶部尚書,高耀無疑是最出色的,把嘉靖末年的戶部打理的井井有條,還有少許積累。 當然,這個積累是從赤字財政中硬摳出來的,目的自然是備不時之需。 但是,就是這樣還是維持這大明朝堂的運轉。 而這個馬森,也算做出了一些成績,雖然在魏廣德看來算不得好,但心直口快,至少不是阿諛奉承之人。 這兩年已經連頂了隆慶皇帝和宮裡太監兩三次了,為的就是少花銀子。 可一直這麼做,也不是長久之法,早晚會被皇帝嫌棄,最後落下個罷官去職的下場。 看魏廣德也知道,就當前的情況,馬森也實在沒辦法。 戶部應該是有銀子的,但是卻不敢輕易拿出來,那都是備不時之需的。 當初高耀為什麼能夠在戶部摳出銀子來,其實都是徐階、袁煒等人默許的。 嘉靖皇帝的身體每況愈下,朝廷加快皇陵工程,還要給他身後事準備銀子。 有些話不敢說,但下面的人必須得去做。 但是現在的情況和當初不同,馬森還在為戶部省銀子,可沒法解釋要做什麼。 馬森的奏疏,魏廣德沒有票擬,而是打算等會兒交給李春芳,由他來定奪該如何。 陳情這東西,就是告訴皇帝知道一些事兒,內閣也不用票擬。 可戶部現在的情況,魏廣德覺得有必要讓其他閣臣也知道。 至少,馬森任上並無不當之處,真到皇帝對他不滿要治罪的時候,閣臣還得出面多說些好話,把人保下來。 他還不知道此時李春芳和陳以勤正從乾清宮出來,而他們先前已經把當下朝堂的情況和隆慶皇帝說了,也分析了不同處罰可能的影響。 隆慶皇帝的優柔寡斷在此刻顯示的淋漓盡致。 他既想抓住這個機會,一勞永逸解決一個藩王,可有瞻前顧後,擔心自己聲譽有損,雖然李春芳和陳以勤已經分析了影響,可他現在依舊舉棋不定。 “來人,去內閣傳魏廣德覲見。” 遇事不決找人諮詢,多聽多看多想再做決定。 魏廣德前腳剛知道李首輔被傳進宮裡,他還在等人回來,就把戶部陳情送過去讓他看看,後腳宮裡太監就到了。 “陛下要見我?首輔大人和次輔大人不是在哪裡?” 聽到小內侍傳達的口諭,魏廣德愣了愣,這才急急忙忙跟著出了內閣,前往乾清宮。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