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商議(1 / 1)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魏閣老,這炮.....” 戚繼光起身就指著身旁的大炮,有些結巴的說道:“這炮.....能打多遠,威.....威力怎麼樣?” 看著戚繼光這會兒還滿臉通紅,看樣子是激動的不行,魏廣德才笑道:“別激動,真炮還沒出來,還在研究鑄造之法。 所以也沒有試炮,就是個樣子貨。” “那這炮可以拉到校場那邊測試,那邊寬敞。” 戚繼光聽到這個炮都沒有試過,當即就說道。 “你過來。” 聽到戚繼光想把這炮拉到校場進行試炮,差點笑出聲來。 雖然這年頭也不是沒有木頭炮,那東西都是小炮,裝藥量小,威力也很一般,射程就別想了,而且打不了多少次就要作廢,再用肯定炸膛。 至於用竹木這些材料製造火器,其實也並不是沒有出現過,最早的火器-突火槍,其實就是用巨竹製成,其基本形狀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脹的部分是火藥室,外壁上有一點火小孔;後段是手持的木棍。 據《宋史·兵志》載:開慶元年“又造突火槍,以巨竹為筒,內安子窠,如燒放焰絕,然後子窠發出如炮聲,遠聞百五十餘步。 不過火器發展到現在,竹木這些材料製作的火器威力上已經不能滿足需要,銅鐵成為火器材料的首選。 不過或許也正是這樣的發展歷史,大明的工匠在從自家尚書手裡接到制大炮的任務後,首先也是找木匠做了個樣炮,或者說模型。 魏廣德帶著戚繼光走到炮口處,指著炮口道:“你伸手進去摸摸。” 戚繼光狐疑中,還是按照魏廣德的話伸手進了炮口,木質觸感瞬間就傳進大腦,嘴巴也微微張開。 “這炮其實只是木頭製造的樣炮,外面包了一層銅皮。 你知道鑄炮之法吧,只是為了趕上這次大閱,所以臨時糊弄出來的。 雖然是樣子貨,不過兵部軍器局確實在試製這樣的大炮。” 魏廣德樂呵呵看著戚繼光,繼續說道:“這炮,我給他們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要打最少兩裡地,越遠越好。 我大明新制造的火器,射程一定要越來越遠才行。 雖然這炮射速不如佛郎機,沒關係,讓工部的人先把這炮做出來,滿足了需要,再讓他們想辦法提高射速。 不過那邊的工匠倒是和我說過,如果做成佛朗機炮的樣子,射程就會大減。 我就是考慮到火力分層,所以才讓他們這麼做的。” “魏閣老,這炮是你提議造的?” 戚繼光明白這炮的來歷,原來就是為了參加大閱,在皇帝面前展露下大明軍工的實力心中才瞭然。 他還在奇怪怎麼會把木頭炮送到這裡來,這玩意又不能用。 現在明白了。 同時,他也對魏廣德口中火力分層極為贊同。 雖然這個詞有點新鮮,可他還是能輕鬆理解。 畢竟這個理念在秦漢時期其實就已經在中國的戰爭歷史中出現,宋朝是更是達到很高的高度。 宋朝的步兵軍陣,弓手和弓箭就是按照等級編隊,射程從幾十步到數百步不等。 宋神宗熙寧元年詔頒河北渚軍教閱法,凡弓分三等,九鬥為第一,八斗為第二,七鬥為第三;弩分三等,二石七鬥為第一,二石四鬥為第二,二石一斗為第三。 宋軍以此編隊,全軍弓弩齊發就可以構築出一張巨大的箭網,消滅網中的一切生命。 宋軍軍工的巔峰之作就是神臂弓和八牛弩。 神臂弓,又稱神臂弩,是一種單兵使用的武器,北宋神宗時發明,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射程遠達二百四十多步,號稱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為宋軍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八牛弩,又稱三弓床弩,是北宋時期出現的殺傷力最高的弓箭類武器,堪比現代的火箭炮。它射程遠,可達1500米,北宋天寶年間工匠魏丕改良後,一度可達1536米!八牛弩使用時至少需要10個士兵操作,分別負責瞄準、上弦、扣動扳機等步驟,威力驚人。 八牛弩作為遠端武器的同時,還可以作為士兵攻城的器具,因為八牛弩的弓箭猶如現代標槍那麼粗,可以射入城牆,形成攀登城牆的梯子。 正因為八牛弩的威力巨大,所以李繼隆在得知蕭噠凜三面圍住澶州北城時,他便讓士兵運了幾架上城牆,以備震懾和遠距離殺傷遼軍。 當然,也正是因為宋朝軍工技術發展,也導致了宋軍和外族作戰時,朝廷甚至會直接下達軍陣圖,直接插手指揮一線戰事。 不得不說是他們自己都被這種威力巨大的軍陣有了一種迷之自信,認為箭矢覆蓋之地無堅不摧,無攻不破。 不過宋朝終究成為歷史,所以不管是魏廣德還是戚繼光,都不會認為開發出先進的武器就可以制霸戰場,征服天下。 “嗯。” 魏廣德點點頭,在戚繼光面前承認了這炮的首倡者就是他。 “如果能不和敵人刀對刀、槍對槍的搏殺,遠距離就把敵人打垮,為什麼不用?”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