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莊田數額(1 / 2)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北京,紫禁城,文淵閣。 “劉世曾所報僅在直隸,勳戚五世莊田超過一百頃的甚多,如超過一千三頃的一家,超過五百頃的三家,超過百數十頃的二家。 戚畹有田二千八百頃者一家,一千五百頃者一家,一千數百頃者七家。 廢絕者九家,其田約三千五百餘頃。 賜田不載冊者四家,田二百餘頃。 更有奸冒者五家,有田約三千餘頃,應該追奪。 戶部商議,勳戚之家應當稍優,冊籍不載者應再核實,廢絕者但先世丘墓尚在應量留數頃,以資祀祭。 但不因只簡單核實數量,朝廷應該定下一個限度,各勳戚之家該留多少莊田,最好有個度,超過部分,還是應該按律徵收賦役。” 說話的是戶部尚書馬森,今日是內閣召集六部尚書部議的日子,他說的劉世曾乃是當今北直隸巡按御史,時近年底,各方都開始為當年徵收賦役,完成任務而頭疼。 直隸巡撫雖然位高權重,可治下難題也多,最主要的就是那些田地,大多已經成為皇莊或是勳戚家莊田,讓地方官府在徵收賦役時阻力甚大。 戶部不斷對巡撫衙門施壓,要儘快匯繳賦役,而地方上卻遲遲定不下。 做為巡按御史,自然要參加監察。 一番追問之下總算搞清楚,就是各地都是皇莊、莊田,這些人家可不是他們惹得起的。 其中更有一些所謂莊田存疑,但是屢次上門詢問卻被擋了回來。 劉世曾這次也發狠了,在戶部再次催問的時候,直接把事兒都抖摟出來,讓戶部找這些勳貴集團談去。 皇莊,他是惹不起的。 勳貴集團雖然是掉毛的鳳凰不如雞,可他也惹不起,但是戶部和內閣還是不在乎他們的。 確定勳貴莊田數量,感到和自己無關,其他各部的尚書此時都老神在在坐在那裡,或老僧入定,或端起茶杯細品,有馬森在,有內閣五位閣老在,還輪不到要他們出來。 “王大人怎麼看?” 李春芳看了下陳以勤、魏廣德等人,見他們沒有說話的意思,遂開口向王廷問道。 劃定莊田,戶部是可以定調子的,可馬森沒有直接選擇上奏,而是拿到部議上說,自然也是不想獨自承擔勳貴集團的報復,想拉內閣下水。 不過這件事兒,內閣可以做,但是還要都察院配合,他們畢竟有監督之責。 先看看都察院是否想淌這趟渾水,再決定內閣怎麼表態。 王廷樂呵呵開口說道:“朝廷只要定下標準,都察院定然派人配合,畢竟我們的職責就有監察之責。” 王廷只承認派人配合地方,監察莊田丈量,其他的不管,也是夠滑頭的。 “馬大人,戶部是怎麼想的?勳貴莊田定多少合適?” 這次李春芳不再含含糊糊的問話,而是點出重點,那就是戶部覺得給各家留多少免稅莊田為好。 那邊還在談話,魏廣德則是低頭看著劉世曾的奏報。 先前馬森只說了大概,可劉世曾奏疏裡確實說的明白,勳戚傅派五世田溢百頃以上者,成國公朱希忠田千三百餘頃,定國公徐文璧、英國公張溶、惠安伯張元善田各五百餘頃,泰寧侯陳良弼、錦衣衛指揮李光先等各百數十頃。 戚畹受賜太濫者,駙馬李和田二千八百餘頃,許從誠一千五百餘頃,錦衣衛指揮謝守樸、林薦、張澍、陳書文、龍邵輔,千戶夏時際等田各千數百頃以上。 這些,都只是佔田較多的,至於其他勳貴的田地,大多也超百頃。 戚畹,其實就是外戚,因女嫁入皇家而受到皇帝封賞,也得到大量莊田賞賜。 莊田,其實就是明朝土地兼併最常見、最公開的方式。 明代莊田,是由皇帝根據不同身份和品級高低欽定和賜給的。 有屬於皇帝佔有的皇莊,屬於后妃和尚未到封地就藩的藩親王佔有的宮莊,屬於己出官就藩的藩親王及公主佔有的王莊,屬於外戚、勳臣、宦官佔有的田莊,屬於寺院佔有的田莊。 這些莊田都享有免租、免役等封建特權,最初由官府代管,按照每畝納籽粒徵銀3分的定例,由州、縣向莊田農戶收取,然後這些莊田佔有者去州縣領取。 後來親王、勳貴們甩開了州縣官府,自己派人經營管理和收取租銀。 由於他們所佔莊田少的也有百頃,多者達幾萬頃,因此先後都在所屬莊田設若干田莊,分別經營。 在皇莊、王莊派侍從太監擔任“承奉”,位在田莊所設莊所經營田莊各種產業,並有旗校三、五十名跟隨。 以後各類田莊逐漸採取了派家人到莊所管莊,稱為莊頭,隨帶“莊頭伴當”多人,充當打手,管理生產和收取田租。 欽賜莊田,朱元璋時就有了,他曾詔令賜給親王田千頃,以其租充當祿米。 賜公主各佔莊田一所,每年能收米2500石,以充祿米。 這種欽賜莊田都被宣佈為永業田,免租稅。 朱棣作燕王時,在宛平縣私建田莊,稱為王莊,用以籌集培植親軍的餉糧,即皇帝位後,改王莊為皇莊,這是明朝皇帝直接掠奪土地之始。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