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回京(1 / 1)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月初才成功剿滅王直殘部的俞大猷要被鎖拿進京受審,這條訊息極大的衝擊了魏廣德的大腦,讓他有點分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 仔細翻看後面的內容他才大概明白在浙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一切都是那股突圍而出的倭寇惹的禍,還有整個福建籍官員,以及胡宗憲的小人之心。 徐邦瑞也是有心了,在得知朝廷最新動向後就蒐集了有關的訊息一起發給魏廣德,畢竟他知道魏廣德離開京城已經幾個月了,多多少少對京城現在的情況不瞭解,多提供點訊息對魏廣德重回京城後還是有幫助的。 突圍南下的倭寇再次荼毒福建,而其他倭寇也趁勢而起大肆搶掠讓整個沿海府縣淪為人間地獄。 面對這樣的局勢,胡宗憲急得如熱鍋螞蟻一樣,但是卻於事無補。 由於不少倭寇侵掠福建,許多福建人就聲稱是胡宗憲故意縱倭南遁,想把倭患引出他自己所在的浙江一帶。 因為這個傳言的關係,在朝中的福建籍言官李瑚上書劾奏胡宗憲縱倭。 有了第一個開炮的,自然就不會缺第二個,第三個,對胡宗憲不滿的江南籍官員也趁機上奏彈劾。 或許,這就是政治,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什麼話都敢說出來,什麼事兒也敢做出來。 氣急敗壞之餘,胡宗憲懷疑手下的總兵俞大猷和外面通氣,聯合了福建老鄉一起彈劾自己,就首先出招,上奏說俞大猷治軍不力,縱倭南逃。 胡宗憲早已收到京城嚴世番的書信,對此也有一些佈置,只是沒想到自己手下有人居然出賣自己,所以參奏胡宗憲的奏疏那是非常不客氣。 至於為什麼胡宗憲會懷疑是俞大猷背叛自己,還不是因為俞大猷既是領軍主將,又是福建人,對他所做的一些佈置可能有所察覺也說不定。 俞大猷也是倒黴,數年來出生入死與倭寇血戰,其中有勝有敗,時常要替上官背鍋遭到斥責不說,官職也是起起落落,這次倒好,落得個被逮入京城拷問的下場。 魏廣德已經寫好的書信自然是不能送了,當初還想著回北京城的時候,順道去南京魏國公府上再發出去,現在還怎麼發,人都已經被錦衣衛鎖拿了。 不過錦衣衛老大陸炳和俞大猷關係不錯,想來這一路上也不會吃什麼虧才是,應該還是很安逸的。 魏廣德對俞大猷絲毫不擔心,甚至還在壞壞的想到,像俞大猷這樣一直統兵作戰的將官來說,這段被鎖拿的經歷說不好還是他最放鬆,最愜意的時間。 大明朝堂上這段時間的風雲變化實在太快了,昨日還在軍營中接受各方來賀,慶祝著剿滅一股龐大倭寇,今日卻淪為階下囚。 這對俞大猷內心的打擊是巨大的,也完全不是魏廣德能感受到的。 不過正如魏廣德所猜想的,被錦衣衛逮捕進京的一路上,俞大猷還真沒遭什麼罪,即便他沒銀子去打點押解的官差,這些人也沒人敢給他甩臉色,不僅因為他曾經是統兵一方的大將,更有京城來的條子。 抓人,那是嘉靖皇帝下的旨意,陸炳也不敢不從,只是過程可以在他控制範圍內,自然不會讓好友一路上受委屈。 俞大猷被抓的訊息,受衝擊最大的還是老爹和舅舅,畢竟他們和俞大猷相識,還被他邀請過,此時自然是慶幸當初沒有答應下來留在浙江抗倭。 老爹還專門跑回九江府看了那封信,才感慨世事無常,“朝中無人難做官吶”。 俞大猷朝中無人嗎? 當然不是,只是他的人既在朝也不在朝。 錦衣衛,除了給皇帝打小報告還能做什麼? 自然是不能參與政務的,事實上如果和文官集團走的太攏也會遭到皇帝的猜忌。 而對於當朝首輔嚴嵩來說,胡宗憲踢出來的人,自然也不怎麼可靠。 實際上,俞大猷之名,嚴嵩是早有耳聞的。 當初他親戚,現任工部尚書歐陽必進在兩廣任總督時,俞大猷就是他手下大將,在平滅兩廣暴亂時出力甚大,但是卻有功無賞,因為功勞都被掛到了歐陽必進身上,助他平步青雲,這其中自然是嚴嵩的手筆。 現在胡宗憲也把俞大猷踢出來出氣,在嚴嵩看來此人怕是真的不會做人,兩任上官都不怎麼待見他。 除此以外,還有一件事兒一直讓嚴嵩耿耿於懷,因為這都是好幾年前的舊事。 嘉靖三十一年俞大猷奉命剿倭,當倭寇以柘林為巢穴時,作為直隸、金山等處地方海防副總兵官的他,柘林為其轄地,經過一番考察研究,俞大猷寫下《論柘林用兵十難》,並將這篇文章寄給內閣大學士徐階。 其時,嚴嵩與徐階明爭暗鬥十分激烈,當時徐階還未完全看清楚嚴嵩的實力,所以並未向嚴嵩服軟。 俞大猷獻策徐階,嚴嵩知道此事後,心裡責怪俞大猷不將文章呈獻給他而是送給徐階,不禁懷恨在心。 其實,俞大猷將此文寄給大學士徐階,沒有半點巴結之意,只因為松江是徐階故鄉,對所論情形比較瞭解,讓他提提意見,以作修正。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