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兇險(1 / 2)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兩日後,魏廣德站在關城上向翁溥道別,身邊還站著提刑按察使司僉事,密雲兵備官李蓁。 按照之前由兵部和戶部發來的公文,通州調撥的糧草由京城周邊兵備道負責調運,其中這次負責押運糧草的是密雲兵備道李蓁,按照魏廣德的安排,這批糧草從居庸關過長城,直接南下懷來,之後再轉運保安州。 李蓁的任務就是把糧草送到保安州就算完事兒,之所以安排兵備道官負責押運,也是因為此時糧草之事事關重大,馬虎不得,不管是為了王事還是為了自己,各地兵備道負責押運糧草自然會抽調轄區內精兵強將前往。 “此去保安州你要小心謹慎,切記我之前說的話,如果時機不成熟,就切記勿要輕舉妄動。” 翁溥已經和李蓁說了他的安排,這次運送宣府軍需順帶送魏廣德去保安州督戰,不過臨行時還是有點不放心,又把魏廣德叫住小聲叮囑。 “大人放心,下官明白厲害,沒有把握絕不輕動。” 魏廣德急忙表態。 這次李蓁帶來的人馬足有千多人,這還不包括徵調的民夫,之前儲備在懷來的糧草也要帶走一部分,可以說是這次運糧隊伍中最重要的一支。 “李大人,一切都拜託你了。” 翁溥點點頭,隨即轉頭對李蓁說道。 李蓁不敢託大,立即躬身應是。 城管之下,居庸關大門敞開著,一輛輛糧車不斷從關內駛出沿著山道向前行去。 官道兩側,無數還未接受盤查的難民被士卒驅趕到道路兩側,他們此時大多都是雙目無神的看著這一車車的糧食從他們面前駛過。 因是戰時,這些逃難的百姓自是沒有路引等證明身份之物,有的都已經過關了。 只是魏廣德看到他們逃到這裡也是飢寒交迫,受過後世教育的他還是不忍心置之不理,安排人在城下每日兩次施粥,只要保證在這裡不餓死人就行。 不多時,轟隆隆的馬蹄聲響起,一標人馬自城門中衝出,為首兩人自然就是魏廣德,他旁邊則是密雲兵備李蓁。 出了關城,魏廣德只是回身衝關城上微微拱手,隨後就帶著手下護衛往前去了。 說起來,李蓁雖然是按察使司僉事,實職整飭兵備道,正五品文官,可是也沒法在魏廣德之上。 魏廣德雖然只是翰林院檢討,一個從七品官員,可是還兼著巡邊副使的身份,隨著戰事開啟,這個巡邊大使翁溥已經是改提督軍務,魏廣德也改職為參贊軍務,雖然沒有升官,可是職務卻是定下了。 值得一說的就是這“參贊軍務”可不是字面上理解的參謀、贊畫這樣的職務,實際上參贊軍務這個提法是大明朝獨有的一個以文制武的東西。 它是由明仁宗朱高熾搞出來的西,是從根本上改變了對軍隊的控制的方式。 在他執政期間,他給軍中設立了個“參贊軍務”這個詞,一般都是各地巡撫的任命文書上加這麼個職務,即朝廷派往總兵武臣處協助處理軍事機要的文臣,和後世地方一把手一般兼任同級軍區副司令差不多。 只是在明朝,這個職位的權力可了不得,不僅能“上達天聽”,還能把手伸進總督、系統中去,其實際權力還在總兵之上,說是“輔助”,實為“統管”。 以至於還沒發展幾年,在朝廷的推動下各地的參贊文官都能指揮軍隊了,甚至直接越過了以往的兵部、都督府的制衡,自成一系,要知道當時的巡撫還只是臨時機構,權力都如此大了。 等明宣宗朱瞻基繼位,他比自家父親朱高熾玩得更大,將臨時性的巡撫“常設化”,並讓其一躍當地布政使、都指揮使、按察使三司之上的存在,讓懂軍的不能領軍,得受寫著“參贊軍務”的巡撫指揮才行。 只是這麼個職務帶到魏廣德頭上,具體能是個什麼效果就要看總兵態度了,要知道他一個翰林院檢討和派往各地的巡撫可是完全不同,他身上還缺個督察院的銜,因為巡撫之所以能侵佔軍權,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可以對武將發起彈劾。 只是按照職務來說,現在的李蓁還真就有點受魏廣德管的意思在,他畢竟只是戰區的一個官員,自然要受到提督軍務官員的指揮,參贊軍務的魏廣德自然也可以。 這次出來,魏廣德除了帶著張吉和李三外,還把薊鎮調來護衛他們的那隊騎兵也要走了,至少在魏廣德看來,薊鎮的騎兵怕是要比京營的騎兵戰力要強上不少。 這隊騎兵的首領叫董一元,最近一個月來和魏廣德接觸比較多,魏廣德感覺這人還算可靠,至少不是個貪生怕死之輩。 董一元還有個哥哥叫董一奎,現在在宣府任遊擊將軍,這是因為他哥哥襲父職,而他只能從把總做起,還是因為關係才能弄到這個位置。 只不過現在的董一元雖然只是把總,乾的卻是遊擊將軍的事,這次出來手下可管著兩隊騎兵,小四百人。 自小就跟著父親大同參將董暘生活在軍營中,自然對軍伍生活很是熟悉,指揮一隊士兵也是完全能夠勝任。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