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怎麼回事兒,怎滴如此嘈雜,是誰在鬧事兒?” 黃懋官儘量壓抑住自己糟糕的情緒,對書吏不客氣的質問道。 話剛說完,就看見書吏那張驚慌失措的面容。 先前書吏沒有通報就闖進屋裡來,黃懋官還以為是因為自己砸杯子把人召進來的。 可是現在看書吏的樣子,有點不像啊。 “怎麼回事兒?” 黃懋官擺出三品大員的架子,開口問道。 “大,大,大人,不好了,外面被那些振武營的軍漢給,給圍住了。” 那書吏生的甚是清秀,顯得文縐縐的,這會兒是被公署外軍士們的樣子嚇到了,說話都有些結巴。 “那些丘八還敢來這裡鬧事兒,真是活的不耐煩了。” 好不容易才按耐住的火氣,這會兒聽完書吏的述說騰地一下就再次被點燃。 黃懋官甩甩衣袖,簡單整理下自己的官袍,這就要邁步出門,去官署大門口看看,都是些什麼軍卒居然這麼大膽,敢把戶部衙門給圍了,是不是還要殺官造反吶? 大明承平百年,雖然北邊還有蒙古韃子叩邊,南邊也有倭寇作亂,但那都是疥癬之疾,難道他們還能打到這南京城來不成。 對於官員們來說,在南京當官就是享福來了,來享受這十里秦淮風月,唯獨沒想過會出什麼事兒。 別看幾年前,有倭寇曾經跑到南京城下耀武揚威一番,那有如何? 他們的結局,還不是被官軍殺的一乾二淨,片甲不留。 好嘛,今天這南京城的京營士卒居然敢圍堵戶部公署,這還了得。 此刻,黃懋官的心裡產生了濃烈的殺機,他要殺一儆百,不然自己以後就是這南京城的笑話了。 “大人,別,別去,那些軍漢像瘋了一樣,一個勁在門外喊要補發軍餉,不然,不然......” “不然怎麼樣?” 黃懋官站住身形,滿不在乎的質問道。 “他們就要闖進來.....” 說道這裡,書吏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外面已經有激動計程車卒喊出殺了黃懋官這個狗賊的話,他在這裡能說嗎? 不能,這不是自己找罵嗎? “他們還敢衝擊戶部衙門,我倒要看看,他們是吃了熊心還是豹子膽。” 黃懋官此刻卻是把振武營的軍將恨上了,居然敢唆使士卒鬧餉,這可是在南京城,邊軍那一套也是他們能學的嗎? 那些邊軍經常鬧餉,不然也不會把南京的儲備轉調北京,但那是天高皇帝遠,很多時候朝廷是鞭長莫及。 南京雖然距離北京也有千里之遙,可這裡是留都,還有六部存在,這些丘八也想學北邊那些**的做派,哼哼...... 此時的黃懋官並沒有思考自己等人的所作所為才是導致士卒鬧餉的原因,而是把責任全部推給對方。 黃懋官把話說完,就大踏步走出值房,向公署大門前走去,只是越靠近大門,院子外面的聲浪也是越大,怕不是有上千人吧。 逐漸的,黃懋官心生忐忑,這嘈雜之聲中喊什麼的都有,居然還有人說要殺了自己,這些人是要造反嗎? 心裡雖然氣,但是不自覺的一種恐懼感也是油然而生。 黃懋官有主政地方的經歷,也經歷過地方上的一些鬧事,或者說是小規模民變,但是那陣勢和今天的完全不一樣,這裡可沒有老頭老太太,女人和小孩,全都是二三十歲的成年男子,都是軍卒。 走到公署大門前,此時大門早已經緊閉不敢開,門房和公署裡的閒雜人等都聚在門內焦急的議論著什麼。 “外面是怎麼回事兒?有多少人鬧事兒?” 黃懋官雖然心裡害怕,可還是擺出往日的官威大聲開口問道。 在這樣的環境下,平時說話的音量對面根本就聽不到,就他現在都覺得耳朵裡嗡嗡的,太鬧了。 院子外面可是二千多人,你一句我一句,聲音就算不大匯聚在一起也是很有大聲的。 “大人,快想想辦法吧,外面來的怕不得上千人。” 一個小吏在黃懋官身前躬身答道。 “給我把門開啟,我要看看都是什麼人敢在南京城鬧事。” 黃懋官這會兒壯著膽子大聲吩咐道。 “不能啊,大人,外面那些士卒都跟瘋了一樣吵著要飯吃,要軍餉,這會兒要是開門讓他們闖進來,後果...... 先前張老頭還和先來計程車卒理論,結果被人踹了幾腳,他們又看到後面還有不少人正在往這邊趕來,這才著急忙慌的把門關上。 差點都關不了門,那些人在外面拼命推,要不是我們聽到外面的動靜趕來,怕是已經讓他們闖進院子裡了。” 那小吏也不管黃懋官的上官身份,急忙解釋之前關門前後這裡發生的事兒。 嗯,這也算是一種表功吧。 黃懋官也不是傻子,知道士卒要真是被逼瘋了,什麼事兒都能幹的出來,這個時候正是群情激動的時候,局面很不容易控制,要真開門,確實後果難料,隨即也不再要求開門。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