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宮被付之一炬,嘉靖皇帝當然不會就這麼算了。 這裡可是他居住多年的地方,還是很有感情的,迫切想要重建一座,好讓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夠再次住進去。 東方建築大量使用木質為主,除了建造快速外,維修也是極其方便的,像永壽宮,如果備足材料的前提下兩年就能完工,和西方以石頭為材質的建築,動輒十年,十數年,甚至百年是沒法比的。 不過到了大明朝,中國土地上可供開採的木材也逐漸變得稀缺起來,要麼在北方極寒之地,要麼就是在江南和西南邊陲。 不過,雖然收集木料困難,但畢竟是天子居所,嘉靖皇帝可不信找不到足夠的材料。 三大殿那麼多的木料,不也用幾年時間就湊齊了嗎? 現在的三大殿已經快要重建完成,應該在明年就可以完工了。 此事,還是得著落在內閣頭上,讓內閣牽頭去辦。 不過嘉靖皇帝也不是政治初哥,雖然打定主意卻沒有馬上召見內閣閣臣商議此事,而是靜靜的在玉熙宮修養了三日才召見了自己的大臣們。 今日一大早,三位大學士進入文淵閣後不久,西苑就派人召喚,三人也是立即起身前往西苑覲見,在玉熙宮中他們終於看到了嘉靖皇帝。 西苑的一場大火,要說朝中沒有議論是不可能的,宮裡傳出訊息皇帝沒事兒,可是第二日閣老求見卻被拒絕,由此也引發一些流言在朝中傳的滿天飛。 三日後的召見,嘉靖皇帝未嘗沒有打破這些流言的意思。 而且,在這三天裡,官員們的說話做事,可一直都有東廠和錦衣衛的人拿著小本本記錄在桉的。 “卿家平身。” 在嚴嵩等三位內閣閣臣行禮後,嘉靖皇帝在御座上澹澹開口。 三人進到玉熙宮就看到御座上的嘉靖皇帝,和往日比,面色感覺蒼白一些,看樣子還是受到驚嚇的緣故吧。 三人心裡這麼想,可沒停下自己的動作,進殿就給嘉靖皇帝行禮請安。 “今日召見,還是因為朝中一些傳言的影響,想必你們也知道都在傳什麼吧。” 嘉靖皇帝在三人起身後直接開門見山說道,絲毫不留餘地。 外朝,以內閣為首,現在外面鬧出那麼多流言,內閣責無旁貸。 “臣知罪。” 沒法,剛起身,嚴嵩、徐階和袁煒再次跪倒認罪。 外面的流言他們也知道,可是卻不好追究,大多都是底層官員,遊離於權利中心的一些人,也只有他們才有豐富的想象力去流傳某些事。 嘉靖皇帝一開頭就說這個事兒,自然也是先聲奪人,先壓一壓三位大學士,那麼後面說要重建永壽宮的時候,阻力也就會小許多。 廠衛當然不是吃乾飯的,之前內閣中高耀的言辭嘉靖皇帝也是略有耳聞,知道內閣肯定首先會想法阻止自己重建永壽宮,最起碼要拖延時間,給戶部湊錢的機會,年底了嘛。 大明的財政不富裕,年底就是年關,之前拖欠的賬要結,而更多的則是拖到下一年,可不像後世年底突擊花錢。 西苑召見閣臣的訊息,在三人出文淵閣的時候就已經傳到外廷,裕王府自然也知道訊息。 裕王府在宮裡有線人,當然不會相信朝中的流言蜚語,不過這會兒殷士譫、張居正等人也坐在一起討論,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就是看這次皇帝會不會追查、處罰謠言源頭。 “追查的到嗎?都不知道最先從哪裡冒出來的訊息。” 魏廣德搖頭失笑道,就算是第一個說出這話的人,在他口中也會是“聽說”,這怎麼查? 他可不會神話廠衛,雖然他們真的很厲害。 以往他以為,廠衛的密探真的會飛簷走壁侵入大臣家中,在屋頂、房簷和窗外偷聽什麼的,入朝為官多年,他早就不信這些了。 “可是這兩天傳的確實很大,還說陛下在火災中被燒傷,是誰誰誰冒死揹著皇帝衝出火海。” 殷士譫搖頭笑道。 “嗨,都知道是謠言瞎傳,還說這些作甚,對了,殿下還未起?” 張居正撫摸額下美髯問道。 “沒有,先我問了李公公,這兩天殿下又寵信了一位宮女,昨夜估計又玩的晚了,今兒還沒起來。” 殷士譫嘆氣道。 三個人坐在一起說說笑笑,而旁邊新入王府不久的唐汝楫也只能看著他們在那裡瞎聊,卻是有點插不上話。 “這麼些天了,一直也沒有說誰接任禮部尚書,這次會不會也定下來?” 這時候張居正又開口說道,眼睛還偷偷瞟向唐汝楫那側,或許想看他的反應。 不過唐汝輯只是靜靜坐在那裡,什麼話也沒有說,臉上也是毫無波瀾,看上去如同老僧入定般。 其實,進裕王府對大部分人來說或許是好差事,可是對一些人而言就是苦差事,是真的生不如死,度日如年。 “汝楫,你怎麼看?誰會接替禮部尚書的差事?” 殷士譫是現在裕王府屬官的頭頭,自然還是要照顧下這個新來的,所以把話頭引到唐汝輯那裡。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