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自省(1 / 1)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哼哼.休要胡說,殿下接位乃祖制,何須此等小人行徑,今日所發生日食,就是上天在警示陛下。 你須知,日者,眾陽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盛強,侵蔽陽明,則日蝕應之。 救日食,所以助君抑臣也。平子不肯救日食,乃是不君事其事也。” 吳山對於此前高拱的言論嗤之以鼻,嘉靖皇帝讓景王離京就藩,留裕王在京繼承大統,這是祖制規定的,哪裡需要什麼上天顯聖。 至於高拱所說,今日的日食之像頗為蹊顧慮蹺,陛下有擔心是上天某種暗示,甚至有向立儲之事靠攏的顧慮,但這兩者有聯絡嗎? 一邊是祖制,一邊是上天警示皇帝失德,警示皇帝的失德自然是皇帝自身問題,需要自省,皇帝穿常服,避正殿等措施,勤於朝政,而官員協同救護。 自己就是禮部尚書,本就擔著這個干係,救護失責,該自己承擔的要承擔,但絕對不能因為什麼狗屁國本,自身榮辱就視而不見,置禮器於不顧。 自己不過就是上奏當日日食,禮部依法舉行救護儀式,何錯之有? 救護儀式舉行的匆忙簡陋,他身為禮部尚書有過該罰,他認了,但絕不會昧著良心跟著欽天監的說法上奏。 不滿三分,你欽天監當天下人是傻子嗎? 以吳山看來,剛剛的日食至少五分,天都黑了,三分薄食怎麼可能會如此,不過都是些幸晉小人,不足為慮。 高拱再次垂頭喪氣出來尚書值房,此時他知道,自己是無法阻止禮部吳尚書上奏救護日食的過程,而這和裕王府的計劃背道而馳,也不知道這份奏疏上去,對裕王府的行動何影響。 只希望,陛下能夠不聽信吳山之言。 高拱對那些嘉靖皇帝身邊的方士也是沒有好感的,但是他比較現實,知道此事上需要藉助方士的力量,而不像吳山,好惡分明,處事過於死板教條。 不過禮部這邊出現了意外,還是要儘快通知裕王一聲,看該如何解決此麻煩。 雖然吳山的說法其實本沒有錯,嘉靖皇帝失德和立儲,確實是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兒,可聖心難測。 發生這樣的事兒,不是要你以為,而是要皇帝以為才能作準。 高拱出了尚書房,馬上召來自己的親信家丁,讓他帶去自己的條子,自然是敘述了吳山不聽自己的勸告,堅持上救護日食的奏疏,而不是上“當食不食”的奏疏。 看到家丁離開,高拱才長嘆口氣,他不知道這次失誤會不會真的影響到裕王,可是他知道自己無法改變吳山的看法。 這一刻,高拱一改之前對吳山的敬佩,開始有些厭惡此人了。 家丁帶著高拱的條子,很快在西安門外找到了裕王的車駕,送去了高拱的書信。 這次的行動在裕王看來還是很成功的,以目前來看,幾乎所有的方士都認可了裕王府的暗示,欽天監的理由也足夠強大。 至於日食到底是幾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作為朝廷機構的欽天監既然說日食不滿三分,那當然就是對的。 等欽天監奏疏遞上去,和他們的判斷不謀而合,似乎也會在嘉靖皇帝那裡得到加分。 只是沒想到,愉悅的心情翻看了高拱書信後就蕩然無存。 想想也對,吳山這人的堅持是滿朝共知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善惡分明,高拱說服不了他也是情有可原的。 只是 裕王爺不確定吳山的奏疏遞到皇帝那裡,會對現在他們正在做的事兒發生多大的影響。 “父皇召見的方士,都聯絡好了嗎?” 這時候,裕王問身後的李芳道。 不管是張居正還是魏廣德,他們說服一個方士就會給裕王遞去名單,根據之前陳矩所說的,黃錦讓召入宮中的方士名單進行勾畫,一個個名字被勾掉,現在已經沒兩個了。 “應該都差不多了。” 李芳上前半步躬身答道,“最後還有兩人,一個現在正在和張大人說話,還有一個不知會走哪條路,或許現在正在西苑大門外也說不定。” “伱派人過去看看,把剩下的名單也通知廣德一聲,如果都安撫好了,就速速來此見孤。” 裕王吩咐道。 “是。” 李芳答應一聲,叫來一個小內侍,低聲吩咐後,小內侍就順著宮牆跑去。 裕王府的內侍當然進不了西苑,不能穿過西苑直接奔到大門處,他只能沿著宮牆外跑,前往西苑大門通知魏廣德那邊。 等小內侍氣喘吁吁跑到地方的時候,遠遠的就看見魏廣德從一輛馬車上下來,隨後轉身衝著馬車拱拱手退到一旁。 很快,同樣穿著內侍服侍的三個小內侍就上了馬車,隨後馬車緩緩啟動,向著遠處的西苑大門駛去。 沒有耽擱時間,小內侍快速跑向魏廣德。 裕王身邊的人,魏廣德大多認識,所以下馬車等到它離開後,就看見遠處跑來的人。 魏廣德沒有回到馬車上,而是站在那裡,直到小內侍跑到跟前。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