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日食(1 / 1)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正月初四這天,全大明所有的衙門都舉行了開印儀式,這代表著嘉靖四十年的到來,所有官員又開始正常的工作了。 也是在這一天,禮部尚書吳山向通政使司遞交了奏請景王就藩的奏疏,一時間又是朝野震動。 之所以引發這麼大的影響,還是因為滿朝大臣們都知道,景王府的改造工程並未完工,而禮部尚書就這麼急吼吼的上奏請求確定就藩時間,未免有些欺人太甚之感。 不過想歸想,初四、初五這兩天時間裡,殷士譫、張居正和魏廣德府上就來了許多拜會的官員,而最誇張的還是高拱家裡,上門拜訪之人已經在高府外排成了一條長龍,其架勢絲毫不弱於內閣宰輔之家。 因為就在此時,一條小道訊息也在京城裡流傳開來,那就是西苑永壽宮裡,在正旦日發生的一切。 相信這條小道訊息的人都知道,景王已經成為了過去式,即便或許過去他真的離那個位置很近,但最終嘉靖皇帝還是選擇了遵從祖制。 而就在初六這一天,內閣裡再次轉出一道聖旨,經六科用印後快速發往南京,那就是嘉靖皇帝召南京翰林院掌院,國子監祭酒瞿景淳回京升任吏部右侍郎。 魏廣德雖然之前已經從張居正口中知道了此時,可是這個時候分析當下朝局,魏廣德也有些迷糊了。 現在禮部和吏部侍郎的位置上已經被安排了一堆官員,袁煒、嚴訥、李春芳和高拱,現在又增加了一個瞿景淳。 而高拱已經是頂了實缺有倆月了,袁煒據說也會從翰林院正式轉入禮部,到時候必然和高拱的職位有衝突,還有擔任禮部尚書多年的吳山,這麼多嘉靖皇帝寵信的臣子都擠在這條道上,難道不覺得擁擠嗎? 魏廣德之所以會想這些,還是因為內閣三輔呂本大朝會就請假未至,據說身體已經是不行了,只不過屢次上本請求致仕都被嘉靖皇帝留中而耽擱下來。 所有人都知道呂本就剩這一兩年時間了,他一旦離職,內閣有可能就會增補一名閣臣,在儲君之位塵埃落定後,所以許多人又開始關注著下一個入閣之人到底會是誰。 這些最有可能入閣的人員中,或許也只有吳山的府上這些天是門前冷落車馬稀,因為這人脾氣很臭,要是沒事兒跑去拜訪很可能吃閉門羹,次數多了,時間長了,想要透過登門拜訪和吳山搞好關係的人自然就少了。 而袁煒、嚴訥、李春芳府上就開始熱鬧起來,高拱本身一直就很被京官們追捧。 這個時候的嚴閣老府上,雖然大致如故,可明眼人都看出來了,在景王就藩已成定局的情況下,以嚴閣老的身體也支撐不了幾年了,雖然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就幹出推牆的事兒,可是私下裡倒嚴派還是在暗中悄悄進行串聯。 紛紛擾擾中,時間一晃就過了十來天,鰲山燈會已經結束了,京官也開始收心,該重新投入到公務中了。 隨著欽天監奏上由他們算出的吉時,景王就藩的出發時間和抵達時間以奏本的形式遞交,得到嘉靖皇帝許可後,司禮監批紅髮還禮部,一時間吳山的工作陡然增加。 裕王府的授課已經恢復正常,可是裕王府中人的心思卻都在景王出行上。 親王離京就藩是有制度的,不是到時間景王去拜別皇帝和母妃就可以離開,期間規矩甚多,作為兄長的裕王和在京官員全部都要參與。 “肅卿兄。” “肅卿,你來了。” 這天下午,魏廣德和殷士譫、張居正在房裡閒聊,門簾挑開就看見高拱邁步而入,眾人連忙起身行禮。 “都坐,我就是回來辦些公差。” 高拱擺擺手,示意大家別客氣,隨即又問道:“殿下不在?” “殿下昨晚偶感風寒,身體有些不適,正在休息。” 殷士譫有些尷尬的說道。 看到殷士譫等人臉色不好看,高拱立時瞭然,裕王的德性他還是知道的,他還在王府的時候,荒唐事兒也是見怪不怪。 “那我就和你們辦交接也是一樣,抽空你們把事兒和裕王交待下,萬不可有差錯。” 說話間,高拱從懷中摸出一份文書遞給殷士譫道:“這是吳尚書定下的《辭朝儀》,雖說大多都是我禮部官員在操辦,可景王離京前一日,景王攜王妃前往宮中辭行後要到裕王府拜別,之後殿下還要回拜。 然後就是所有京官都要參與,去景王府拜謁景王,次日景王離京,在京文武官員全部要在宮門候景王辭行,後至長安左門外橋頭序立,等候景王車架過。” 《辭朝儀》是吳山和禮部左、右侍郎查閱前朝親王就藩儀式後定下來,整個程式都按照以前的模式來,不會增加和刪減。 不過對於裕王府中人來說,其實要參與的也就是他所說之事。 殷士譫快速翻看完了手中的文書,隨即遞給了魏廣德,魏廣德拿文書的手靠右,方便張居正一起觀看。 魏廣德不知道其他人怎麼看,反正他是很好奇的,明朝親王離京就藩到底是個什麼儀式。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