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倭禍(1 / 2)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官軍最多有三個月的時間進剿,之後就必須回到各自防區防備倭寇侵襲,福建那邊怕是有點麻煩了。” 魏廣德搖著頭,開口就給眾人潑下一盆冷水。 對於裕王的詢問,魏廣德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魏廣德說的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自然是指現在到來年三月前這段時間。 官軍新敗,短期內肯定是組織不起新的攻勢,基本上這三個月是不可能再次進剿的,之後則涉及到倭寇。 福建也是大明朝防備倭寇的重點區域,每年大股倭寇入侵都有數次,其間那些小股倭寇襲擾就更多且頻繁。 今年即將過去,明年福建的軍事壓力會有些大,可是在裕王、殷士譫等人看來,無非就是需要抽調一部分防倭兵力去監視張璉反賊,怎麼魏廣德卻說有點麻煩了? “福建壓力會有些大,但還不至於有大麻煩吧。” 殷士譫性格比較值,往往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所以這個時候就直接開口說道。 裕王、張居正還有一邊侍立的李芳聞言都是微微點頭,很認同殷士譫的說法。 這年頭,大家其實還沒有人會想到,不用百年的時間,大明王朝就要崩潰了,如果魏廣德不是知道沒有永恆的王朝,也會這麼想。 不過就是區區反賊,難道還能最終成器? 在這個時代,即便朝廷有這樣那樣的不是,可是在絕大部分人看來,朝廷始終是朝廷,它就代表著正統。 在中華有文獻記載的歷史中,就沒有出現過存在能夠超過三百年的王朝。 “官軍新敗,軍心不穩,福建官府短期內是不可能再次組織大軍進剿,而反賊那邊卻恰恰相反,此時士氣正是高漲之時,很難說他們會不會向四周擴散,攻城略地。” 魏廣德開口回應了殷士譫的問題,只不過他說出了自己最擔憂的難題。 他去過浙江,那裡可是富庶之地,都因為剿倭加派搞得民怨沸騰,其他地方他也打聽過,情況就更加糟糕,所以年初他就給京城的嘉靖皇帝彙報過,最多一年,否則江南必生亂象。 張璉一夥人的舉事,彷彿正是在印證他的想法一樣,還真有不怕殺頭的跳出來搞事兒了。 雖然參與的人,絕對部分都是被生活所迫,但是領導者肯定不是,他們往往都是充滿野心的,即便起事之時還沒有想那麼多,可在成事以後,野心就會不斷生長。 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當初只是為了吃飯選擇造反,可是在有了實力以後還不是選擇了衝擊皇帝寶座,在他身後的只有無數白骨。 張璉這夥人肯定是要失敗的,就是不知道明軍是怎麼圍剿的。 魏廣德這會兒都來不及考慮這個事兒,因為他的直覺告訴他,這次福建的起義怕是會有很大的影響。 其實一開始,魏廣德就覺得應該把人先圍起來,搞清楚情報以後調集大軍一舉剷平才是上策,官軍經不起一次失敗。 因為失敗,反賊比如趁勢向四周擴散,而周圍之地是什麼情況? 早就被加派搞得民不聊生的百姓,會不會大量從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股風潮一旦從福建蔓延到周邊的廣東、江西,那說江南半壁也毫不為過。 “朝廷只能向福建增兵,而且必須是在元月大軍就要進駐福建,讓他們有充足的兵力圍堵反賊和防禦倭寇才行。” 魏廣德沒有給殷士譫等人說話的功夫,自己就自顧自的說道。 “沒那麼嚴重吧?他們難道還真敢.” 聽到魏廣德說的嚴重,裕王身邊的太監李芳沒忍住開口說道,但是話到一半就發覺自己失言,趕緊用手捂住嘴巴,低下頭。 作為奴婢,在主子沒有讓他說話前,他是不能說話的,即便私下裡他可以和殷士譫等人隨意閒聊,可是在議論正事的時候,他是沒有資格說話的,除非裕王允許他說。 而殷士譫、魏廣德等人則是和他不同的,他們是裕王的老師,是朝廷的官員,裕王殿下未來的臣子,肱骨。 李芳退下後,魏廣德想想又開口把年初下江南的事兒說了下,名義上是朝廷派他監督審理蘇州惡少事件和監斬倭首王直,但嘉靖皇帝還私下裡讓他檢視江南民情的事兒。 “我回奏就是這樣,只是沒想到居然變成現實,江南真有人反了,還一下子拉起近十萬人的造反大軍,實在是讓我有些出乎意料。” 魏廣德說道這裡看看還在沉默思考的眾人,又繼續說道:“江南的情況如此,諸位可以想到,如果真讓反賊向四處擴散會有什麼影響,十萬大軍,打下幾個府縣,那些吃不起飯的百姓怕就會選擇從賊,到那個時候,反賊的軍力就會翻倍暴增也未可知。” 魏廣德也清楚,自己說的有點誇張,後世明朝滅亡前,流賊確實這麼幹過。 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的兵馬為什麼越剿越多,最主要的原因還不是因為百姓吃不飽飯沒有活路。 而絕大多數還想安穩苟且的百姓在流賊過境肆意搶掠後,最後一絲活下來的希望也被流賊撲滅了,就只能跟著流賊混飯吃。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