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牙行和港口(1 / 1)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以廣德所見,按照太祖的設計,其商稅實際是透過牙行收取,現如今牙行卻利用和官府之間的關係,對來往客商進行盤剝,而所得之利多半未入國庫。” 明朝對於商業稅收的徵收,首先就是運輸貨品稅和庫房儲存稅等。 工稅是採礦業、造船業、軍工、織造、窯冶、燒造、造紙等手工業,各地貨商的貨物在“塌房”進行儲存時,收取稅錢三十分之一,中介費三十分之一,儲存費三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分之一。 “塌房”,其實就是官府經營的“官牙”,也就是官店,朱元章時期為保證商品流通避免無序堆放而修建的店面,經營者即為牙行。 除此外,還有私人牙行,他們需要按時向官府繳稅獲得牙貼,否則即為“無證經營”。 “通州五十餘家牙行,每年繳稅銀四千餘兩,這僅是一地......” 魏廣德還在那裡侃侃而談,而裕王也大致摸清楚魏廣德的意思。 要想收商稅,那就從牙行入手,整頓牙行,而要快速獲得銀錢,則可定一港口進行海貿。 整頓牙行曠日持久,不過卻可以收到大量商稅,畢竟商品是需要流通的,而牙行掌握著流通渠道,只是這行水很深。 簡單點說,短期內要增加國庫收入就是隻有開海一途,定一個港口進行海貿並以此收稅,這是魏廣德參考後世“特區”搞出來的試驗田。 “你先前說的那個廣州和泉州,如果要孤來做出一個選擇的話,你覺得那裡最好?” 裕王開口問道。 魏廣德以為裕王會選擇更有利於大明長期利益的整頓牙行著手,沒想到裕王還是希望解決短期內財政緊張的問題。 他收住之前的話頭,只好說道:“選擇那裡通商,這就需要看殿下想要的目的。” “我記得你當初說過,如果給那些海商一條活路,他們就不會再去做倭寇,為禍地方了,是吧?” 裕王問道。 “是的,倭寇大多其實是海商,現在加入倭寇的則大多是海邊無以為計之人,他們不能靠海吃海,就只能投倭寇。” 魏廣德答道。 “給他們選擇,經商而不做倭寇,他們會願意?” 裕王問道。 “只能堵住後來人,已經落草的只能剿殺,一個不留。” 魏廣德答得很乾脆,已經成為倭寇的,手上沾血,就算他們想洗白也很難。 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他們做倭寇殺了明人,就必須付出代價。 “善貸,此事你多費點心。” 裕王忽然開口說道:“你父親曾去浙江剿倭,你和俞大猷相熟,不妨多問問他們,那些倭寇多是哪兒人?” “殿下的意思是......” “銀子要賺,不過這是次要的,主要還是解決倭寇為禍之事,如果放開一處口岸可以讓海民不再去做那倭寇,也是功德無量之事。” 對裕王來說,解決倭患確實比解決銀子短缺更加要緊。 現在是他老爹在頭疼,以後就是他,現在不過是未雨綢繆。 而在裕王的話裡,其實也透露了他的態度,他同意開放一處港口給海商,而且地點都有了大致方向。 哪裡倭寇多就去哪裡開港,目的自然就是讓這些人別去幹海盜了,老老實實做海貿生意得了。 不過似乎覺得自己說的太簡單籠統了點,裕王繼續又說道:“選定地方這事兒,不能操之過急,得慢慢來,認真找。 而且開海禁這事兒,要謀定而後動,絕不能給人串聯反對的機會,否則必前功盡棄,步當年人的後塵。” 裕王這會兒腦子有點亂,不知怎麼滴,他本來只是想找魏廣德尋求一個強軍的法子,沒想到最後說道銀子上面來了。 雖然,好像,解決了銀子短缺問題就可以提高明軍的戰力,可是魏廣德想要的不管是通商收關稅還是整頓牙行,他都感覺很麻煩。 牙行,魏廣德自己都說了,其中水很深,推行下去可能會阻力重重,他本身也是個怕麻煩的主兒,真不想趟這趟渾水。 至於開放個口岸通商,想到這裡,裕王就想到之前魏廣德曾提到的倭寇問題,不少沿海之人為了活路,鋌而走險加入海盜,其本質不過就是想要把大明的產品賣出去賺錢過活。 海商變倭寇,這個不止魏廣德這麼說,高拱、殷士譫他們也曾提到過,只不過對策就是剿,殺光他們,而魏廣德則提出允許他們出海經商,給他們一條活路,不僅可以增加朝廷稅收,還能解除倭患,相應的南方加派也可以停了,軍餉開支削減。 相應的,裕王現在更傾向於魏廣德的提案,讓他們出去賣大明商品過活,還能幫朝廷賺銀子,又解決倭患,削減軍費開支,這好處太多了。 可難度和之前那個也小不了太多,畢竟確實有點違祖制。 開海,裕王也知道此事可不是當下魏廣德首倡,以前就有不少人提過,無一例外全部被否。 阻力雖然大,但是想來也不會超過整頓牙行吧?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