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跟著小內侍進入裕王府,沒過兩道門就見到了高拱。 高拱也見過李三,畢竟魏廣德的馬車基本都是李三在駕。 “廣德現在在哪裡?” 看著李三行禮後就把手伸進懷裡,高拱就搶先問道。 “老爺正在陸府弔唁,他讓我帶封信過來。” 說著,就把手裡的信雙手遞交給高拱。 高拱接過信抽出來看了幾眼,臉上表情微變。 信上的內容,提到那些顧慮,其實高拱昨晚就想到了,只是陸府在他眼裡也就那麼回事兒,他根本沒把陸府的安危考慮在內。 至於嘉靖皇帝那裡,高拱也是不在乎的。 要是皇帝真那麼在意二王拉攏朝中大臣,那景王和嚴嵩早就被處置了。 至於魏廣德在信中提到的內容,裕王用私人身份前往陸府弔唁,其實和擺開王府儀仗前往有什麼區別,畢竟都是裕王親臨。 不過魏廣德的這個提議,和他想要達成的目的並不衝突,所以高拱打算順著魏廣德的意思做。 最起碼,這麼做了對於裕王也是有好處的。 陸炳和裕王之間,據高拱所知,聯絡並不多,算不上親密。 至少在高拱觀察所得來的判斷,陸炳對裕王和景王似乎都是一視同仁,並沒有彼此之分。 也是因此,高拱才從來沒有動過要拉攏陸炳的想法,而且他知道陸炳是絕對不會做出選擇的。 “你在這裡等下。” 示意帶人進來的內侍把李三帶到旁邊上了茶點,自己帶著魏廣德的信就去見裕王。 他剛和裕王說了今天的安排,沒想到就有了一些變化。 裕王對於今日高拱忽然回到裕王府還是很欣喜的,只是高拱來到就和他說了,今日要去陸炳府上吊唁。 對於陸炳,裕王自然早就認識,那還是在宮裡的時候。 自從搬出紫禁城後,反而少有見到他了。 實際上聽說陸炳因為試藥而死,裕王心裡還是有些唏噓的。 或許他這樣的人,內心都比較柔軟,在旁人看來就是有點軟弱。 高拱的提議,裕王只是稍微猶豫就答應下來。 當初派出王府屬官去弔唁,不過是按慣例行事,他的身份決定了他不能去,或者說除非宮裡有旨意,任何事情他都不方便親身參與。 即便是長袖善舞的景王,也是沒有親自前去陸府弔唁的,也只是派出王府屬官過府弔唁而已。 實際上,二王之中,景王還頻繁出入京城官員的府邸,而裕王則顯得宅多了,大多數時候都是老老實實呆在自己王府裡。 裕王這麼痛快的答應高拱的要求,主要也是因為他對高拱的無條件信任。 裕王在屋裡等了一會兒,看見高拱手裡拿著一封信走回來,連忙起身迎了上去。 很多時候,裕王在高拱面前還真沒有親王的架子,實際上在裕王的心目中,也一直拿高拱當做一個長輩來看待。 “廣德這是傳來什麼訊息?” 裕王以為這次又是魏廣德提前得到了什麼訊息,所以派出家人送訊息過來,不過高拱卻是搖搖頭,順便把手裡的信遞給了裕王。 “殿下請看看吧。” 這也是高拱在向裕王表態,他和其他人沒有揹著他做事的打算,一切都是以裕王的利益為重。 裕王接過高拱遞來的信看了看,高拱就看見裕王歪頭似乎是在回憶,好半天才說道:“若不是看到這信,我都把那一茬給忘了。” “殿下,信裡說的那事兒,你還知道?” 高拱有些驚訝的問道。 魏廣德的書信裡說出自己的想法,順帶也提到準備放出去的訊息,那就是裕王滿月時是陸炳抱他到御前的。 聽了高拱的話,裕王笑著搖頭,“怎麼可能,那會兒我才多大啊。 我記得當初聽母妃說過此事,高師傅,你也知道,我當初在宮裡並不得寵,父皇的注意力全部都在二哥那裡,就連四弟的處境也只是比我略好些。” “既然確有此事自然最好,廣德的提議倒是更加完善,也彌補了我之前忽略的,嗯,關於陸家安危的問題。” 高拱說道這裡臉上也是掛起了笑容:“既然當初陸大都督對殿下有照拂之情,殿下更應該走這一趟,何況據廣德所說,之前他傳遞來的一些訊息都是陸家派人送過來的。” “李芳,知會下去,我們輕車簡從去陸府弔唁。” “是。” 一旁的太監李芳躬身答應後,隨即走到門前,衝門邊的小內侍招招手,隨即耳語幾句。 這邊說好,高拱也抽空出去見了李三,讓他先回陸府給魏廣德報信。 李三騎馬離開裕王府不久,兩乘小轎就出了裕王府側門,轎外有十多個精壯漢子護衛著,一行人朝著李三離開的方向一路前進。 裕王雖然輕車簡從,但是他的行跡終究還是瞞不過有心人的。 在裕王乘轎離開王府後,京城幾家關注裕王的勢力都先後得到了訊息,只是不少人對裕王此行的目的地不甚瞭解。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