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炳死了,為他悲痛的除了自己的家人和親信外,或許就只有西苑這位了。 嘉靖皇帝站在花園裡抬頭望著天上的明月,想的卻是明月依舊,但已物是人非。 他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當初一起在安陸王府裡玩鬧的夥伴,陪著他一路走到京城的同伴,當初從安陸興獻王府走出來的人,也沒剩幾個了。 這些人,都是當年他初登大寶時,面對楊廷和那些老頑固們的威逼,堅定的站在他這一邊的人,都是他的肱骨之臣,沒有他們在背後的默默支援,嘉靖皇帝不知道當初能不能在那樣紛亂的朝爭中挺過來。 畢竟,那時候的他,還只是一個十四歲的小孩子。 “皇爺,三更天了,該休息了。” 身後腳步聲響起,不用回頭嘉靖皇帝也知道來人是誰。 他也老了。 心中感慨一聲,“黃錦,明日傳旨,命左都督朱希孝經紀喪事護其家,內閣那邊還沒有商討出陸炳的哀榮嗎?” 忽然,嘉靖皇帝想起今早他已經傳旨內閣,讓他們商量陸炳的諡號,該給什麼待遇。 “這......” 黃錦接話的時候有些遲疑,顯然內閣還沒有商量出來結果報進內廷。 “算了,準備筆墨,朕親自來定。” 嘉靖皇帝打算親筆下詔,不等嚴嵩那幫老頭了。 想到陸炳和嚴嵩之間時有相互攻訐的事兒,不覺心中有些煩悶,或許嚴家此時正在大擺宴席吧。 “給朕查查,最近兩晚有那些人家裡宴客,都請的什麼人。” 轉身回殿的時候,嘉靖皇帝忽然吩咐道。 快步走到殿門前時,嘉靖皇帝忽又站定,差點和緊跟在他身後的黃錦撞一個滿懷。 “朕想起來了,此次煉製的丹藥,按理來說不該有這麼勐烈的藥效,你速速把剩下的丹藥找人看看,報之與我。” 修煉多年,都不知道自己煉製了多少爐丹藥,現在的嘉靖皇帝已經算是此中高手。 說實話,許多民間的煉藥道長怕都沒有他精通煉藥之道,全天下煉藥能超過他的人也不多。 之前只因為陸炳的辭世而哀痛,可是剛剛想到有人在他傷心難過的時候卻是可能在家裡大擺宴席,大宴賓客,他心裡就有了一絲不舒服。 短短几十步路程上,嘉靖皇帝想到的就更多了,不自覺對這爐丹藥的藥材進行了分析,才有了這個懷疑。 蹊蹺的很,那爐藥就算煉差了,藥力也不該如此勐烈才對。 聽到嘉靖皇帝的話,黃錦本能的一縮脖子。 他能從嘉靖皇帝的話中感受到那股子冰冷的寒意,皇帝是懷疑什麼? 黃錦心裡有些發虛,要知道他可是宮裡的提督太監,要是真是下面的那些個太監在其中有手腳,他這個提督也脫不了干係,就是所謂的領導責任。 不過想歸想,皇帝的命令是必須堅決執行的,就算陸炳的死真有蹊蹺也必須查,都是安陸興獻王府出來的人,儘管他曾經是內廷派去安陸監視興獻王的眼線之一。 “是。” 黃錦只是微微頷首,低聲答了一句。 “下午,我看到陳矩回來了?” 嘉靖皇帝回身繼續往殿裡走,邊走邊問道。 “今兒上午到的京城,進宮的時候快中午了,我讓他休息兩日再過來當差。” 黃錦急忙跟上,嘴裡答道。 “南京這次做的不錯,該賞。” 嘉靖皇帝走向了御書桉,他要親筆為陸炳下詔書,這也是他這個皇帝在這個時候唯一能做的事兒。 黃錦聞言只是微微抬頭看了眼皇帝的背影,腳下卻是不停,跟著走了過去。 第二日一大早,嘉靖皇帝手詔被送到內閣。 嚴嵩接下皇帝親筆的詔書,看過後卻是感覺嘴巴有點發苦,徐階站在一邊冷冷的看著這一切。 陸炳意外死亡讓徐階感受到一絲危險,雖然他不知道這種感覺來自何方。 事實上,到現在位置,就算是心裡最陰暗的“陰謀論愛好者”也不會想到,陸炳的死亡只是一個局,一個膽大包天的局。 在這個局中,設局之人已經考慮到了一切。 從陸炳死後宮裡放出的話,任上抱病猝死,錦衣衛上街巡視,這都是不讓官場和民間對此事多做議論,不準人提到陸炳真正死因是替嘉靖皇帝新煉製的丹藥試藥而死,保全皇帝的名聲。 就算是有人懷疑,這個時候也絕對不敢跳出來說什麼,更何況在知道詳情的人看來,丹藥吃死人很奇怪嗎?以前宮裡又不是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兒。 徐階當然不會認為是嘉靖皇帝毒死陸炳,他只是因為朝堂上少了一個敢和嚴嵩對抗的幫手而有些傷感。 “陛下稱讚文孚為國效力、揭發逆賊、盡忠職守、撰寫青詞的功勞,追贈他為忠誠伯,諡“武惠”(意為“折衝禦侮,施勤無私”),這個還好說。 可賜他祭品十六壇,這就有點逾制了,還賜齋糧麻布五十石匹,還命工部給他準備棺材、建造墳墓。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