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永樂時期的事兒了。
永樂皇帝主力的三千營,可不就是由投降的蒙古人組成,雖然未必走了這樣的獻俘大典。
隨著所有戰俘被刑部帶走,準備行刑,萬曆皇帝也下了午門。
獻俘大典可不是隻有這午門獻俘和處置的一場秀兒,小皇帝朱翊鈞接下來還要返回皇極門,接受百官朝賀,之後是祭告郊廟,遣公徐文璧、侯陳良弼、駙馬都尉許從誠各行禮,收回酺醢果酒還要頒賜輔臣。
這些,都是既定流程。
若是皇帝成年,按制今晚還會在皇宮大辦酒宴慶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過皇帝年幼,這些自然都被取消。
一整天時間,京城各處都很熱鬧,不過最熱鬧的莫過於西四牌樓。
西四牌樓是西四的全稱,它與皇城以東的東四牌樓相對稱,是北京城兩個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繁華商業街。
牌樓又名牌坊,是城市的裝飾物。
據史書記載,明永樂年代建設北京城時,就在東四、西四、東單、西單、東、西長安街等處建有牌樓,這種佈局使北京城更加雄偉壯觀。
城市牌樓對老百姓來說,是行路辨別方向的標誌。
西四牌樓處是東、西、南、北相同的十字路,每個路口各建一座四柱三樓式描金、油漆彩畫、木結構的牌樓,簷下有如意斗拱。
據《京師坊巷志稿》記載,南、北路口的牌樓上都書“大市街”,東路口牌樓上書“行義”,西路口牌樓上書“履仁”。
明代的北京刑場“西市”,也就是今天西城的西四。
毫無疑問,本來就是大市街,來來往往行人本來就多,再加上今天刑部在此處決逆酋,看熱鬧的京城百姓可不就把這裡圍的裡三層外三層。
不過這些,和朝廷上的大人們關係不大,也就是刑部為此事忙活。
不過也是早有準備,自然不會出差錯。
典禮過後,魏廣德回內閣繼續處理公務到下午散衙,這才坐著轎子回到府中休息。
吃過晚飯,考校了大郎的學問,魏廣德就回到書房看書,打發時間。
“咚咚咚。”
書房門被敲響,魏廣德隨口就說道:“進。”
房門被推開,張吉快步走了進來。
“有事?”
魏廣德看到是張吉,隨口就問道。
“老爺,外面劉指揮求見。”
張吉小聲說道。
“誰?”
聽到張吉說劉指揮,魏廣德一時沒反應過來,放下書看著他。
“錦衣衛指揮使劉守有劉指揮,說是有要事稟報”
張吉小聲說道。
“有什麼事兒不能直接去內閣說,要這麼晚了上府裡來?”
魏廣德嘴裡喃喃低語一句,隨即還是點點頭說道:“帶他進來吧。”
“是。”
張吉答應一聲,轉身就出了書房。
不多時,一身便服的劉守有就被帶了進來。
“參見魏閣老。”
進屋,劉守有先向魏廣德施禮。
“起來說話。”
魏廣德開口道,“這麼晚了,可是有什麼要事?”
不管怎麼說,劉守有官職特殊,掌握的是錦衣衛,這可不是一個大臣可以染指的部門。
雖然劉守有靠過來,魏廣德也答應幫他,但平時都不敢過多接觸。
就算要劉守有辦事,可也是國事,思慮過後還主動向宮裡進行報備。
為什麼這麼做,還不就是擔心以後被人拿出來指摘,不好解釋。
“先前下官收到一份密報,是從倭國發來的。”
說話間,劉守有從袖中摸出一張紙條雙手遞了過來。
魏廣德知道,這應該是抄錄的文字,畢竟原件肯定是要儲存在錦衣衛文件庫留檔。
不管是報送宮裡還是其他,都是隻能抄錄一份送來。
魏廣德好奇之下,接過劉守有遞來的紙條,不過還是揮手讓他在一邊坐下說話。
等他快速看完紙條上的文字後,有些驚訝的問道:“思雲,這有什麼不妥的?”
上面的所謂情報,在魏廣德看來,似乎並不是什麼重要的資訊,不過是提到錦衣衛密探進入倭國後發現有大明商品流入倭國,而他們秘密追查後發現是來大明交易的佛郎機人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