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勢重新分配賦稅,在加稅上不僅偏袒江南,還以戰事發生在北方這個理由,把加稅的重點放在北方,提出北人守北土的口號,賦稅增加的不合理最後直接導致民變。
當然,用後世眼光看,東林黨其實很寬泛,因為其內部鬥爭也是非常激烈,最起碼東林內部就存在溫和派和激進派兩大派系,而且許多非東林官員,也喜歡自認東林,把整個朝堂黨爭搞的烏煙瘴氣,即便到了後世都很難說清楚當時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
又是數日過去,大明朝政依舊按照原有規律運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各地不斷有奏報送進通政使司,再送入宮中。
內閣在拿到奏疏後,分由張居正、魏廣德和呂調陽進行票擬,最後批紅髮回。
一段時間以來,因為也沒什麼大事兒發生,所以顯得很平靜。
“老爺,兵部送來訊息,李成梁已經到了城外,明日就要入城獻俘。”
魏廣德正坐在書案後處理公文,蘆布進來低聲稟報道:“禮部那邊也已經佈置好午門,請老爺去看看,是否需要改動。”
“嗯。”
魏廣德鼻子裡哼了一聲,但卻沒有其他動作,直到手裡文書全部看完,拿出便條做好票擬貼在奏疏上,這才抬頭問道:“明日就是獻俘大典吧。”
雖然無甚大事兒發生,可每天自全國發來的文書也是一大堆,三個人分別看也是很耗費時間的。
“是的,老爺。”
蘆布答道。
“那去看看吧。”
魏廣德放下手裡的公務,起身,帶著蘆布就出了內閣,直接前往午門。
此時午門因為明日的重大活動,前兩日就已經進行了打掃,顯得乾淨整潔多了。
魏廣德到了這裡,先上午門看了眼,午門樓前楹正中御座已經擺好。
魏廣德沒有過去,而是直接站到城牆邊往下看。
魏廣德過來,自有在此的禮部官員過來迎接。
魏廣德詳細問了下明日百官站位,錦衣儀仗的安排以及鐘鼓司和教司坊樂隊的位置。
是的,明朝重大典禮活動,都離不開鳴鼓奏樂。
詳細瞭解了儀式程式,魏廣德忽然問道:“刑部的奏疏,宮裡批紅沒有?”
前兩日,魏廣德就已經把刑部奏疏票擬,這也是規矩。
獻俘禮上對戰俘的處置,雖然他早就安排好了,可依舊要走一遍程式,那就是刑部建議處刑,內閣和司禮監票擬批紅。
在獻俘禮上,刑部尚書還要讀一遍奏疏,然後皇帝才下旨處置。
“好像沒有。”
魏廣德的話,禮部官員自然是答不上來的,倒是身旁跟著過來的蘆布說道。
“一會兒你去刑部問問王之誥情況,若是司禮監還沒有批紅,就讓他親自去催催,不能耽誤正事。”
這種事,雖然他就在宮裡,可卻不會親自出面。
該是刑部的差事兒,自然要刑部自己處理。
“禮部的告示張貼出去了沒有?”
魏廣德回頭對身旁的禮部官員問道。
“稟閣老,告示前日已經張貼,朝中文武百官和左近鄉老都已經通知到了。”
張貼告示只是個形式,各個衙門和一些京城裡外一些德高望重的鄉紳,禮部會專門安排書吏前去通知。
“禮部做得很好。”
魏廣德點點頭,這次大典禮部按時準備儀注,又把大典場所佈置的很好,魏廣德表示很滿意。
轉頭,魏廣德對身後跟著的一個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千戶問道:“錦衣儀仗,晚些時候要進場熟悉一下,儘量確保萬無一失。”
“是,魏閣老。”
那錦衣千戶抱拳躬身答道。
下了午門城樓,魏廣德走出午門,御道東側已經擺好一張大案,這是呈送捷報檄文的書案。
到了下面,魏廣德就對禮部官員說道:“讓引禮官走上一遭,我再看看。”
隨著他話音落下後,禮部十餘名引禮官就在招呼聲中退到外面,然後分先後走到午門下不同位置站定,身邊禮部郎中小聲介紹引禮官對應帶領的人是誰。
“獻俘大典多年不曾有過,所以要謹慎些,多走幾遍,免得出現紕漏。”
魏廣德臨走時對那禮部郎中說道,然後一個人回了內閣。
第二日天還沒亮,京城的大小官員、勳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