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常駐,昨日我們也議論過安南舊事,張閣老和魏閣老都以為,當初若是英國公不急於班師回朝,等到安南穩定以後,當地人習慣了朝廷的統治再行班師,或許結果會大不相同。”
馮保開口說道,“至於李成梁,魏閣老的意思是讓他鎮守緬甸,等當地人習慣了大明統治再讓他回京。
作為這些年的苦勞,給他個伯爵爵位也是可以的,畢竟他為朝廷也勉強算是開疆拓土了。
最重要的是,魏閣老以為有了緬甸,西南將有更便捷的入海口,西南貨物可以透過緬甸運到大秦等地販賣,西南的商業也會更加繁榮。
到時候大明也算正式有了西海,南海水師抽調一部長期駐留緬甸,朝廷可以封其為西海水師。
這樣大明就有了南海水師和西海水師,早先內閣也商量過把登萊水師升級為東海水師,說起來就只差一個北海了。”
這會兒,馮保多少有些傲嬌起來,說話語氣漸大。
“北海是否已經有了方向?”
陳太后依舊沒說話,對外的事兒,她並不關心,只要大明內部穩定就好。
不過李太后對此似乎很是重視,畢竟江山是自己兒子的,要是做的好,開疆拓土,以後史書上就會記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到了皇家這兒份上,世俗間的權利和財富已經不重要,他們也和文人一樣,在乎的,或許就是身前身後名了。
因為馮保提到東、南、西三海,唯獨缺少了北海,所以李太后才有此一問。
“有的,就是奴兒干都司,大明極北之地。
只不過宣德年間朝廷讓奴兒干都司內遷,現在那裡已經荒廢。
若是朝廷要恢復在那裡駐軍,需要和兵部及遼東都司商議。
魏閣老的想法,就是減少奴兒干都司駐軍,不再維持數百個衛所的規模,而只是收縮在黑龍江流域,駐軍奴兒干城和庫頁島,嘗試尋找從那裡到大明的海路航線。”
馮保開口說道。
“奴兒干都司,哀家好像在哪兒看到過這個地方。”
陳太后忽然說話道。
“每年各地都要組織地方土司首領進京覲見皇爺,其中也包括奴兒干都司的部族首領,娘娘應該是在那裡看到過這個名字。”
馮保馬上就笑道。
“你關注下這個事兒,也注意打聽下朝廷上下對這個事兒的意見,及時報上來。”
李太后和陳太后對視一眼後,終於還是說道。
等馮保下去,李太后才問起陳太后對此事的看法。
“這些國家大事兒,你我婦道人家也不懂,就看朝廷那些個大臣怎麼看。
到時候有了定策,我們再找勳貴問問。”
陳太后開口說道。
“如此也好。”
其實正如陳太后所說,李太后或許會教子,至少她自己是這麼認為。
但說到國家大事上,她們倆是真的一竅不通,只能藉助朝廷文官和勳貴。
畢竟這個世界上,武則天只有一個。
不過馮保出了宮,他的想法卻有些不同。
他能感受到李太后對緬甸和奴兒干都司的事兒似乎都有些熱情,很支援的意思。
他能理解李太后的心態,都是對兒子好的事情。
只要魏廣德真能把事兒做好,皇帝的武功就算是有了。
從這點上來說,只要魏廣德獲得張居正的全力支援,說不得還真就把事兒辦成。
“緬甸。”
馮保嘴裡唸了句。
這個地方,以往不敢想,但是現在,馮保忽然對那裡產生了興趣。
不為別的,只為那裡盛產的寶石。
如果大明真能統治那裡,以後緬甸的寶石就可以源源不斷進獻上來。
想到緬甸採買的寶石,忽然,馮保覺得自己應該聯絡下魏廣德,嘗試下。
他和李成梁聯絡不多,這個時候也只有藉助魏廣德進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