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一樣。
張四維把戰報交還張居正手裡,張居正對魏廣德說道:“那我們這就走吧。”
“叔大兄先請。”
魏廣德微微側身,讓張居正走前面,隨後他才跟上,張四維則微微落後魏廣德半個身位。
三人出了內閣,遠遠的看見皇帝儀仗的尾巴。
顯然訊息已經傳到文華殿,王希烈也只能暫停上課,請陛下先行還宮。
等魏廣德等人走過文華殿大門的時候,剛好王希烈出來,見到內閣閣臣齊聚,王希烈急忙躬身行禮。
“子中,今日事起倉促,來不及先知會你。”
張居正也是拱手還禮,同時不忘解釋一句。
“三位閣老這是往後宮去?”
訊息傳過來了,但並沒有說明原由,只說有大事兒請陛下去慈慶宮。
王希烈的課,朱翊鈞可不怎麼喜歡,所以得了訊息馬上就屁顛顛跑了。
此時,宮外或許訊息已經在衙門裡流傳開來,但是皇城裡的人可未必知道,王希烈還在上課,自然就更無從得知。
“今日兵部奏捷,右軍府左都督李成梁率部圍殲緬軍主力,生擒緬王莽應龍及其子莽應裡,所以我們要去宮裡稟報此事。”
張居正晃晃手裡戰報,笑著對王希烈說道。
“天佑大明,之前聽說反賊集結軍馬三十萬犯境,吾還有些擔心,由此捷報,當可安心了。”
王希烈臉上也馬上浮現喜色。
雖然大明官員看不起周邊藩國,特別是緬甸這種藩國都算不上的宣慰司。
但畢竟人家集結三十萬人大軍,小小緬甸能出動這麼多兵馬,著實震動朝廷上下。
兵事,本就詭秘,不是兵多就一定贏。
而且,大明在西南的兵馬,其實並不佔優勢。
大明和緬甸存在巨大差距,那其實也是因為大明可以不斷抽調兵馬,可以和緬甸多打上幾次。
但是像緬甸這種,一次性就調動三十萬大軍,縱觀大明歷史,百年裡已經沒有出現過了。
現在的大明,調動十萬大軍出動,就已經頗為費勁。
民間或許不瞭解,可朝廷重臣都是心知肚明的。
“我們就不耽擱了,宮裡還等著訊息。”
張居正笑道。
“閣老請。”
王希烈退到一邊,躬身道。
張居正帶著魏廣德等三人很快就到了慈慶宮,此時李太后也從慈寧宮過來,已經進去了,小皇帝也在裡面。
三人請見後,不多時就有小黃門出來通報,“娘娘讓三位閣老進去。”
“有勞了。”
張居正感謝一句,帶著魏廣德等人快步進了慈慶宮。
宰相門前七品官,何況這裡還是太后的地方,這些都是太后的人。
“臣等恭喜娘娘,陛下,西南大捷。”
很快,三人見到後宮的三位主子,當即也不耽擱,賀喜後直接把兵部捷報交了上去。
陳太后先看了捷報,隨後遞給旁邊的李太后時還笑道:“剛說起西南之事,今日就送來捷報,看來還真是繳天之幸,天佑大明。”
李太后接過奏報看後,也是笑道:“如此看來,此事當成,這應該也是上天給我們的預示了。”
捷報傳到小皇帝朱翊鈞手裡,不過他還沒看,就聽到母后李太后已經開口問道:“張首輔,魏次輔,西南既然已定,那朝廷是不是也該給出章程了。”
如果是早上馮保稟報時,因為緬甸戰果未出,所以一切只能是計劃,那這個時候就該進入具體實施階段了。
李太后這個時候已經有些迫不及待。
李太后的話,在場大佬除了張四維,張居正和魏廣德都知道是什麼事兒。
“按章程,設省之事還得等緬甸徹底平定以後,不過臣等今日就讓禮部準備儀注,絕不會耽誤太多時間。”
張居正躬身答道。
“還要等徹底平定啊。”
對張居正的回答,李太后不免有些失望。
“妹妹,按朝廷章程來,不必急於一時。”
這時候,陳太后開口了,“魏次輔,緬甸事一直都是你在負責,李愛卿那裡,你要督促他儘快徹底平定緬甸,朝廷不會少了封賞。”
“臣明白,臣這就讓兵部行文,督促此事。”
魏廣德當即前進半步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