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也知道。
要想實現他的目的,先期消滅盡可能多的緬軍精銳就勢在必行。
只有消滅這些軍隊,後期攻佔緬甸各座城池時遭遇的抵抗才輕微,而且緬軍反抗力量減弱,也有利於實現對這裡的統治。
想到眼前就是緬甸王都,為了保護這裡,城裡的緬甸官員必然從四處抽調兵馬趕來支援,這不就是絕佳的圍點打援嗎?
圍點打援,圍住一個城鎮的敵人以之為誘餌吸引其他地方的敵人增援,其真正目的是打增援的敵人並達到殲滅援敵的戰役目的。
這個戰術,其實就是三十六計中圍魏救趙計策的變形,都是為了調動敵軍。
圍點打援的重心在打援,所以兵力部署的重點是打援的力量,圍城的是輔助力量,圍點是虛,打援才是實。
而且,敵人急匆匆趕來支援,一路上風餐露宿,疲憊不堪,哪裡是以逸待勞明軍的對手。
就是這兩日,明軍已經先後擊敗兩路自東面趕來的救援緬軍。
為此,俞大猷把手下騎兵大量撒出去,從四面搜尋緬軍下落。
今日擊敗的這路緬軍,就是昨日得到的彙報,當即排兵佈陣進行一次伏擊。
“大帥,我們還要在城下待多久才攻城啊?末將擔心緬王回兵支援,可就貽誤戰機了。”
王世科是先鋒,若是攻打東籲城他自然也是先鋒,因此早就躍躍欲試,急不可耐想要把這份功勞收入囊中。
可惜,俞大猷一直不同意攻城,只是做做樣子,持續破壞緬軍城牆。
雖然這樣打,也能為日後攻城減少損失,可桃子就在眼前就是不讓摘,他也急啊。
“再等幾天,若是沒有緬軍增援到來,我們再攻城。”
俞大猷眺望遠處城牆,嘴角始終掛著輕鬆笑容說道:“區區一座東籲城,彈丸之地,若要攻下不過探囊取物般。
可若是我們把此城拿下,那緬軍也就不會再支援這裡,而是會等莽應龍大軍回援。
呵呵.....你以為莽賊還有機會回來嗎?”
俞大猷看著王世科,笑問道。
“這.....”
王世科沉吟半晌,才不得不承認道:‘緬軍正在雲南和我軍交戰,若倉促撤兵,損失必然不小。
所以,他們可能會派出少量精銳趕回救援,拖到緬軍主力和我軍分開,才會有大軍回援。
但是,就怕雲南那邊不知道情況,不敢貿然追擊,那我們.....’
“你這麼想是正常的,若是平時,我也會如此考慮。”
俞大猷臉上笑容不減說道:“這次在雲南指揮交戰的是原來的遼東總兵官李成梁,他的打法,我仔細研究過,都是誘敵深入,然後出奇兵斷其後路。
打掉王帳或者後勤,敵軍自亂,他隨後帶兵一路追殺。
這次朝廷派他去雲南指揮交戰,想必就是要試試他的指揮能力,畢竟他只有在北方和蒙古、女真人交戰的戰績。
你不知道,此戰朝廷謀劃已久,在知道緬甸有不臣之心後,就已經開始做準備。
朝廷如此處心積慮,你以為只是要擊敗緬甸,哼哼.....”
“大帥,這事兒末將還真不知道,不知大帥可否告知,朝廷到底要做什麼?”
王世科湊近,饒有興趣問道。
“魏閣老只在與我書信中提到,大明有北海、東海和南海,卻唯獨沒有西海。”
俞大猷點到為止,不過透露的資訊也不少了。
“西海,西海.....”
王世科陷入沉思,只是片刻就雙眼發亮。
“大帥,你的意思是......”
“是的,我猜測朝廷打算徹底佔領此地,劃分行省治理,並可能在此地組建西海水師。
你或許聽到過一些傳聞,登萊水師以後可能就是東海水師,至於北海嘛,現在朝廷幾乎已經失去了對奴兒干都司的控制,若是能夠恢復對那裡的掌控,或許也會組建一支水師。”
這些,都是俞大猷的猜測,不過這會兒閒聊也就說了出來。
看著眼前這些明軍,列陣這麼久,許多人已經滿臉疲態。
“收兵吧。”
俞大猷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