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藍寶石吸引人,但這個箱子裡卻出現了像翡翠、綠寶石一類的東西,還有許多玉器,讓整個箱子五顏六色,更加奪目。
“這個莽應龍,還真搶到不少寶貝。”
透過審問得知,這個國王寶庫裡的東西,一部分是緬甸國內開採出來的,可也有不少是從周邊國家搶掠來的。
比如幾年前緬軍攻佔暹羅王都,就把那裡洗劫一空。
普通的金銀自然是賞賜給有功的將士,而珍稀的寶貝則被莽應龍帶回了東籲城。
俞大猷不由得上前幾步,拿起箱子裡一個佛像,這是一個巴掌大的翡翠製品,隨即又放下,拿起旁邊一個鑲滿各色寶石的琉璃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怪不得,這緬甸盛產寶石,還真是名副其實。”
俞大猷不由得驚歎道。
是啊,這麼多箱子裡都裝滿了寶石,或者寶石裝飾的工藝品,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大帥,這緬甸很多寶石礦嗎?”
旁邊參將於承澤開口問道。
“之前我在貴州做過鎮守參將,那年就聽說有京師來人奉旨前往緬甸收購寶石。”
俞大猷看了眼他們,語氣輕鬆的答道,隨即他就指著那些寶石和翡翠說道:“就是這些東西。
京城裡面的貴人好像很喜歡這些。”
說道這裡,俞大猷伸手摩挲著下巴一會兒才小聲對身旁將官們說道:“這些寶石,每人可以拿一個小箱子。”
俞大猷又指了指旁邊用來裝珍珠的小盒子,裡面全都是乳白或者泛黃的南洋珠,都是個頭不小還圓潤晶瑩的上等珠子。
“其他的,都封箱,送到京城敬獻給陛下。”
俞大猷說完,身旁將官無不臉上浮現出笑容。
其實,一盒子寶石或者珍珠、翡翠他們不在乎,可在乎大帥的心意。
大家拼了老命跑這麼遠打仗,多少有得有些土特產帶回去吧。
其實,大部分人這些天也都已經撈了一大筆。
是的,除了這個寶庫,其他王公大臣的府邸裡也有許多財物,做為繳獲,這些將官們也沒少伸手拿土特產。
俞大猷就算治軍再嚴,這個時候也不能吝嗇,否則就可能失了軍心。
只是這個緬王寶庫意義不同,裡面最好的東西,自然要送到宮裡去,要是直接讓他們隨便拿,怕是將來是場禍事也未知。
“小心點,別磕著。”
就在這時,一根象牙被幾個軍卒從寶庫裡抬了出來,用後世話來說,長度都快接近三米了。
寶庫裡,當然不止一根,而是還有許多,特別是還有黑色的象牙,這可不多見,一般象牙都是白色或者帶點黃色的,和珍珠類似。
後面,還有犀牛角一類的東西,都是一箱箱往外抬,不多時小廣場就已經被寶庫裡面的東西堆滿了。
這邊有人開始清點,俞大猷才有空走到那幾十箱金餅前面,伸手拿起一個仔細辨別了一陣。
“這個是黃金,但是純度不高,你們看看是不是?”
用大明的標準,這種其實屬於劣質金,需要工匠回爐再煉煉,去除雜質提高純度。
其他將官也都紛紛拿起一個金餅看了一陣子,也都認可了俞大猷的判斷。
中國古代其實已經有了純度的概念,一般來說在商周至漢代以前,黃金的純度較高,一般為80左右。
其中在戰國時期的含金量有下降,僅有70。
而漢代金餅和馬蹄金、麟趾金的含金量一般都在90以上,這以後基本都是這樣的標準,直到現在大明。
是的,這就是中國古代對黃金有的標準,那時候都是以九成金、八成金、七成金命名。
自然,因為成色不足,所以價格也不同。
而明朝之前流通的黃金,則是八成金,只是在工部製造大明通寶時,對金幣要求為九成金。
九成以下的黃金,都只能是劣金。
這些從寶庫裡搬出來的金餅,應該不到七成,算是非常非常劣質的黃金。
當然,這不是說明朝的時候黃金提純只能達到九成,實際上製作金飾的黃金純度,特別是宮裡的,純度都高達95以上。
只不過要做到後世“千足金”、“24k”這樣的標準,還是有一些難度。
“不管了,這些劣金直接運回京城去,工部的人會處理。”
俞大猷滿不在乎說道,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