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複雜的體制(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底蘊,但是對於愈發壯大的城市來說,依舊沒有形成簡單有效的管理方式。

明代北京城因人口眾多,面積廣大,治安問題讓朝廷十分頭疼。

這一百年來,參與治安和民政管理的衙門、人數逐漸增多,涉及有順天府、宛平、大興二縣衙門、五城兵馬司、巡城御史以及錦衣衛、巡捕營、工部街道廳等,部門間關係複雜。

好吧,現在魏廣德終於想起來,似乎還有工部的事兒。

想想光是一個北京城環衛工作,就牽扯到了兵部、工部、都察院和錦衣衛,也難怪一百多年時間裡,大明的京城還是沿用當年成祖朱棣時建城的基礎,牽扯衙門太多,涉及範圍太廣了。

就算下面有人意識到這裡面有文章可做,但只要仔細想想就會退縮,實在是涉及到的人不好協調。

不說別的,就他一個內閣次輔在真正著手此事的時候,都感覺千頭萬緒,一籌莫展,無從下手,就更別遑論他人了。

特麼的,這叫什麼事兒?

也難怪當年侵略者進了北京城,一個命令就能驅使百姓出力搞衛生,人家那個佔領軍機構簡單,就是司令一句話的事兒。

他們可沒工夫見什麼對接的部門,實行的是軍管。

不過這種事兒放到朝廷來做,可就真是麻煩的很,要協調若干部門。

魏廣德想了半天,最終還是隻能選擇此事應該交給順天府主抓才行,由順天府下轄大興、宛平二縣差役負責具體執行。

不能用五城兵馬司,一是兵馬司看上去是一個衙門,但是卻分東南西北中五個,其實並不好協調,雖然有個勳貴在指揮這五個指揮使,但終究隔著一層。

而且,兵馬司指揮使終究品級太低,又是武職,六品武職能頂什麼用?

順天府尹就不同了,正三品,算得上京城的實權派,雖然因為權貴雲集,順天府尹這個位置一直都是出了名的不好做。

有了順天府尹負責京城環衛,以後推行到其他地方也就容易了。

地方上,負責此事的自然就是知府知縣,那裡可沒京城這麼多衙門。

府衙縣衙裡就有對接六部的六司,堂官一句話的事兒,環衛工作就可以展開。

哪像京城,婆婆太多了。

魏廣德坐在位置上細細思索一番,越想越覺得應該如此。

工部的街道廳同時受命於工部和順天府,這樣順天府尹就可以統籌京城街道溝渠的工作,而兩縣則招收民工負責京城環衛工作,也直接向商家徵收衛生費,用來支付這筆開銷。

這也是古代經濟學和現代經濟學最大的差別,小政府時代,是按照花銷收取賦稅,沒有開支就沒有稅收。

一次開銷就一次徵稅,長期支出才長期徵稅。

對後世人來說,感覺古代時不時一些地方會冒出一個新稅,就感覺是官府徵收的苛捐雜稅,但其實不盡然。

相對來說,古代的徵稅模式可以把百姓承擔的負擔降到最低。

不開銷,就不收稅。

當然,完全不繳是不可能的,朱元璋老早就把地方府縣上繳中央朝廷的賦稅定死,做為永例,這個稅錢是無論如何都逃不過的。

而近代大政府時代,則把稅安排的明明白白,不管政府開支多寡,最後體現出來的就是財政赤字和盈餘。

一般來說,政府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加稅或者減稅的。

魏廣德可不準備把平時掃大街的工作也丟給五城兵馬司的官兵去做,他們的差事兒已經夠多了,能夠官府解決,就沒必要動用軍卒,也可以給城裡百姓多一條賺錢的營生。

想到這裡,魏廣德快速書寫起來,先把剛剛想到的都寫下來,這是要交給順天府尹的,讓他按照這個辦理。

這樣有了章程,至少順天府尹就知道他要做的是什麼,需要做那些事兒。

至於工部那邊,自然也是得參加這次會議的,街道廳由工部管理變成和順天府協管,不和工部打個招呼是不行的,不然到時候順天府肯定指揮不動街道廳。

不管怎麼說,街道廳上級是工部,那是二品衙門,那裡可能會給三品的順天府面子。

至於以後檢查衛生的工作,巡城御史和五城兵馬司倒是可以參與進來。

在北京城搞一次衛生簡單,只要湊出人手就行,可要維持乾淨整潔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順天府,加上五城兵馬司那些人,估計就不會有人敢再在四九城裡隨便大小便了。

至於畜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