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7章 張居正的擔憂(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全談妥,但城裡的威脅已經被線貴剪除,自然也沒太多顧忌了。

而且,就當下線貴做的事兒,他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根本沒有回頭路可尋。

此時,迎接緬王莽應龍的罕拔在王帳得到訊息,就是一愣。

他還沒來得及向緬王訴說這邊的情況,怎麼線家就主動找來了,這麼迫不及待?

在緬莽應龍面前,罕拔簡單把情況一說,莽應龍笑道:“既然那線家人要見我,那就讓他進來吧。

他們現在,應該是不可能反悔了,呵呵......”

“那好,緬王,我這就出去帶他進來。”

罕拔聽到莽應龍的話,立即笑著說道。

很快,罕拔就到了營門,果然看見線老三帶著幾個家丁就來了這裡。

“罕拔大人,可算見到你了。”

線老三主動拱手笑道,熱情上去攀談。

“怎麼,城裡出了什麼變故嗎?”

罕拔看出今天的線老三貌似比昨日還要熱情,顯然有情況發生,當即詢問道。

昨日的線老三,雖然也已經決心投靠,可畢竟手裡還有籌碼,所以還能和他談談條件,但是今天這麼熱情,明顯就不對。

“沒有,只是我大哥已經完全掌控了潞江城,他催我儘快過來拜見緬王,想知道下一步該怎麼配合我軍過江。

現在保山城那邊還不知道,兵貴神速,如果這個時候全軍突擊過河,等我們兵臨保山城下時,那李成梁可能還來不及反應。”

線老三自然不會直接漏底,自己這邊已經事發,朝廷已經知道了。

所以,還有儘快把計策定下,讓緬軍過江,才能確保他們在緬軍中的地位。

這,也是線家現在在緬王眼裡唯一的價值了。

如果時間耽擱久了,明軍援兵抵達河對岸,在想過河可就難上加難。

河對岸的明軍雖不歸線貴管轄,可虛實卻是一清二楚,就一個遊擊帶隊,兵馬不過數百人而已。

線貴雖然就可以直接把這些明軍擊敗,可他還想抓穩手裡的兩千來兵馬,也不願意損失多少。

大明這邊不說了,在緬甸,那就是講究實力的地方,手裡的實力就是你在緬甸國內的地位。

線貴雖然不是緬甸人,可對那邊的情況也是耳聞目染,看得多了。

土司只要手裡有兵,又願意聽緬王的調遣,就能成為這個地方的土皇帝,為所欲為。

沒了兵,土司算個屁,地方直接就被緬王分給別人了。

兵越多,地盤越大,這就是緬甸那些土司領地的規矩。

也就只有東籲王朝直接控制的區域,才是按照緬王的一直在運轉。

總體來說,比大明控制的宣慰司還要殘酷許多。

罕拔雖然不怎麼相信,可線老三的話有一句說道他心坎上了,那就是“兵貴神速”。

帶兵打仗的人,就算沒有總結出這個詞兒,但也會在實際作戰中使用。

此時聽到罕拔耳中,就覺得很有道理。

看了眼線老三這個草包,心裡倒是對大明的文化有了敬意。

從這樣的人口中都能聽到這麼有道理的話,看來漢家文化回頭還得好好學學。

由此,不免又想到緬王常年不離手的那本漢人的書,叫什麼《三國》的,也得找來叫人講講。

罕拔是有點文化的,至少漢字認識一些,不過看漢人的書就太難為他了。

好吧,只能說當初他看的都是漢人考功名的書,自然不是一般人能看進去的。

緬甸人中但凡能看進四書五經的人,大多會選擇跑到大明參加科舉,大明也對他們來者不拒。

實際上,明朝的進士還真有外藩讀書人成功考取進士的例項。

從唐朝開始,就有直接讓藩屬國士子考進士的先例。

比如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呂,進了國子監,後來考中進士,留在大唐當官,一度歸國,後來又返回唐朝,葬在長安。

唐穆宗時,設立“賓貢制度”,番邦可以向大唐推薦“宿衛學生”,被推薦的學生可以進國子監學習,並參加“賓貢科舉考試”,成績優異的學生會被授予“進士及第”稱號。

然後可以選擇回國,或者參加吏部遴選,留在大唐做官。

新羅崔致遠考中後,擔任過溧水縣尉,給高駢做過幕僚,還寫過《檄黃巢書》,最後迴歸新羅。

一直到唐末,賓貢進士有58人,即便是五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