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的選擇,一面準備守城,一面向周圍城池,特別是東籲城發去求援文書,報告勃固城的情況。
要是俞大猷真在明軍登陸後第一時間就組織兵馬偷襲勃固城,怕是這裡的主將連發求援書信的時間都沒有。
東籲城要知道勃固城丟失的訊息,還都是這些潰兵被明軍追到東籲城下。
只要守城要用的東西,自然是青壯和糧食。
主將第一時間派人開始全城拉青壯準備守城,不說了嗎,明軍上萬人來襲,單憑城裡兩千多守軍哪裡抵擋得住。
另外也派兵佔領了城裡的幾個糧倉,作為軍隊守城的物資,不準那些商人再運走裡面的糧食。
雖然這些商人許多都在東籲城有關係,可這是什麼時候,自然不會有人為了這點糧食怪罪於他。
而且,就算有氣他也不顧了,守住勃固城才是最重要的,不然緬王回來可饒不了他。
至於城裡的百姓,在那些苦力逃進城裡以後,訊息就已經擴散開來,根本擋不住的。
於是就出現了現在的場景,城裡一片蕭條,只有士兵在街上挨家挨戶抓壯丁。
至於準備守城物資,這個時候哪裡還有時間準備。
只能在明軍攻城的時候,拆除靠近城牆的房子,用那些磚石木料抵抗明軍進攻了。
“砰砰。”
兩聲沉重的碰撞聲發出,俞大猷的座船穩穩的停靠在勃固港碼頭上。
船下官兵接住船上拋下來的纜繩快速系穩,又有士卒抬著跳板快速搭好,而俞大猷此時帶著王詔等將官已經站在甲板上等待了。
跳板搭穩後,俞大猷就一馬當先走上跳板,幾步就衝下船到了站到碼頭上。
“大帥。”
王世科帶著幾個手下在碼頭恭迎俞大猷上岸,本來俞大猷應該是下午晚點再登陸的。
不過看到緬軍並沒有激烈抵抗,明軍登陸出奇的順利,自然就早一步上岸了。
“大帥,末將已經派人在山坡上搭建大帳,稍後大帥就可以入住其中休息了。”
王世科又說道。
“派出斥候了嗎?”
俞大猷問了句。
“已經派出去幾撥人了,應該很快就有訊息。
不過就末將觀察,勃固城那邊似乎並沒有動靜,沒有援兵往港口過來。”
王世科繼續說道。
現在碼頭上其實有些雜亂,因為沒有發現敵情,所以王世科讓手下儘快登岸。
這一下子不免讓船隻出現了混亂,有些本該排在後面靠岸卸人的船隻看到有空位,就搶先一步擠到前面去了。
不過這種混亂也只是暫時的,大部分官兵上岸後還是能夠快速找到建制歸隊,百戶接到王世科的命令,帶著兵馬就可以去執行任務。
只有極少數官兵因為提前登陸,一時找不到自己的主官,只能茫然無措等在那裡。
“他們應該在準備守城的事務,短期內不會派人來這裡。
不過,多派出斥候,我想城裡應該派人過來檢視,抓住他們,我要知道城裡的訊息。”
俞大猷吩咐道。
抓舌頭,打情報戰,古代雖然並沒有系統性把這個戰術總結出來,但帶兵之人都知道訊息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時候也採取了他們能夠想到的一切辦法獲取敵人的情報。
一句“知己知彼”,其實就體現出了情報戰的精髓。
“末將這就去安排。”
王世科答應一聲。
抓對方斥候,其實說起來也簡單,就是在港口附近,便於觀察港口情況的地方隱藏一些人,等對方靠近打探情報的時候突然暴起,把他們抓住。
俞大猷帶著人直接登上小山坡,看著四周忙碌的明軍,遠處數個軍陣也已經擺好,正對的就是勃固城方向。
雖然預感到緬軍不敢主動來攻,但該有的防備還是不能少。
再回頭看向碼頭,一大群士兵正在從一條靠岸的大福船上奮力的拖拽著一根長長的,黑黑的粗鐵棍。
後世,他的名字叫紅夷大炮,現在叫威武大將軍炮。
從戰船上會拆下來六門這種重炮,作為明軍攻打勃固城和東籲城的利器。
佛朗機炮打人還行,攻城威力顯然不夠,還得靠這種重炮才有可能轟垮敵人的城牆。
伸手一探,身後親兵機敏的遞上千裡鏡。
千里鏡入手,俞大猷拉開鏡筒,就朝遠方的勃固城一陣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