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的大海上,出現的密密麻麻明國戰船已經把他離開勃固的航路都堵塞了。
這個時候離開根本就不可能,除非按照明國軍人的要求做,把船挪一挪,讓出這個泊位。
似乎耐心被耗盡,小旗揮舞起手裡的短刀威脅道:“叫你的水手開船,否則殺無赦。”
對方喋喋不休,就是想討要時間,好吧船下的貨物搬上船,可這哪裡可以。
短刀已經架到商人脖子上,那人才認命般點頭,安排著水手動起來。
一個小旗的明軍就待著船上,看著他們把船架到指定小碼頭山,這才下了船不再管他們。
雖然知道船上應該還有貨物,但已經上船的東西,再往下搬就不好了,有點明搶的意思。
或許如果是其他明軍將領,搶也就搶了,畢竟這裡距離大明相隔萬里,怕個毛啊。
可主將是俞大猷,那就不行了。
碼頭上散亂丟棄的貨物,可以說沒法確認失主,所以全部充公。
搶別人船上的東西,找不到合理解釋,糊弄不過去的。
在三輪炮擊後,明軍的炮船停止了對緬軍營地的炮擊,這時候緬軍才有勇氣跑到山坡前向碼頭方向觀望。
,!
山坡下,三隊明軍成品字形列陣,顯然是在等待他們的進攻。
可是,再看到碼頭上新一批靠岸的明軍戰船,還有那不斷下船的明軍士卒,緬軍就知道他們是沒有力量反攻的。
這麼多敵軍,他們就三百多人,怎麼打?
打下去不過就是自投羅網而已,誰嫌自己命長。
很快,幾個檢視的緬兵就跑回去,把看到的情況告訴了他們的長官。
“大人,這裡沒法守了,還是回城報信吧,敵軍勢大。”
“是啊,咱們守不住這裡,再不回城,等敵軍打上來,大家怕都沒命了。”
手下兩個將官都勸說他回城報信,那守備想了想也點點頭。
不說敵人有多少,就海面看得到的戰船就知道,敵軍來了起碼上萬人,這絕對不是他們這幾百人能抵抗的。
就算把城裡的軍隊都派出來,也是打不過。
既然打不過,也沒必要送死。
“走,回城報信。”
那守備終於下定決心,下達命令。
“大人,上面問起來,怎麼說這些敵軍”
“嗯,他們不是說看到那些大旗上好像寫的是漢字嗎,就說是明軍,至於怎麼突然出現在這裡,我們不清楚。”
在手下提出敵軍到底是什麼人以後,守備馬上就說道。
現在大王正在和明國打仗,明國水師百多年前就到過這裡,這些生活在海邊的緬甸人自然說聽說過的。
以前既然能來,那現在自然也能來。
其實,勃固港並不鮮見明國的商品。
而且,緬甸因為長期奉大明為宗主國,自然也有明國的漢字在緬甸流傳。
只不過這個時代的文盲率很高,別說漢字,他們緬甸的文字,絕大部分緬甸人自己都不認識。
不過,只要看著像,就說是明軍就對了。
在他們開始向勃固城逃離的時候,最早從碼頭上跑出來的腳伕苦力們也已經衝到了勃固城下。
看到匆忙跑來的混亂人群,著實讓守城門的緬軍士兵嚇了一跳,雖然他們手裡沒有武器。
但是這麼多人衝向城門,還是很恐怖的。
“站住,不然就死。”
幾個緬軍在隊長指揮下排成一排,手裡的長矛指向那些腳伕。
“大人,讓我們進城吧,碼頭那裡有敵人打過來了。”
跑在前面的苦力馬上停下腳步,向對面緬軍述說碼頭上的一幕。
那指向他們的矛頭,看上去還是很恐怖的。
“敵襲”
:()隆萬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