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換他,等於是主動挑起和他的爭鬥,這貌似也不符合現在他的利益。
透過考成法,他實際上是要把精力投入到大明制度的改革上,而把軍事等問題拋給他處理。
所以說,現在兩人組成的內閣其實搭配非常穩定。
魏廣德不會反對他的改革手段,而他也不需擔心來自外部的壓力。
魏廣德此時就在值房裡斟酌半天,最後還是決定不提醒張居正,由得他來。
“蘆布,今日可有遼東的奏疏?”
魏廣德忽然對著門外問道。
站在門外侍立的蘆布邁步進屋,躬身說道:“老爺,沒有看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薊鎮軍應該早就到了遼東,可張學顏居然一封奏疏都沒有發回來,搞什麼吃的。”
魏廣德有些不滿的說了句,隨即起身,就往外走去。
走過蘆布身旁時,魏廣德稍微頓下腳步,對他吩咐道:“你現在去趟兵部,問問可有遼東的公文,若是有,抄錄一份回來。”
“是,老爺。”
蘆布答應一聲,魏廣德就已經邁步出了值房,往張居正那邊走去。
魏廣德此刻心心念唸的遼東,其實也正處於風雨飄搖中。
和大明內閣判斷的略有出入,在張學顏約見了女真諸部首領後,訊息不知怎麼就已經傳進了王杲耳中。
可就,王杲在女真部族中威望還是很大的,一些部族首領或明或暗都暗中投靠了王杲。
不投靠也不行,在遼東這個講究實力的地方,若是沒有強大的靠山,怕是早就被其他部族生吞活剝了。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大明內閣中是有判斷女真諸部關係不會和睦,但也沒想到其內部關係其實已經非常複雜。
討厭王杲的大有人在,可懼怕王杲,暗通款曲的部族首領也不少。
既然知道大明要對他出手,王杲自然也不會束手待斃,而是積極的準備應對。
他不僅派人四處遊說女真諸部首領,希望獲得他們的支援,聯合反明。
同時還派人聯絡了蒙古土默特、泰寧衛諸部,準備從西面進犯遼瀋,而他自己也打算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防守。
東西對進,讓大明左支右擋顧此失彼,或許還有機會博一把。
他的這些動作,自然也落在女真部族裡那些暗中投靠大明的女真人眼中,訊息也悄悄送到了瀋陽和遼陽。
於是,巡撫都御史張學顏當即把遼陽丟給御史劉臺和兵備道,自己帶著巡撫一杆人馬去了瀋陽。
在和總兵官李成梁商議後,最後定下對策。
除了遼西走廊衛所兵不動外,其餘衛所抽調精銳人馬向瀋陽和遼陽靠攏,命副總兵楊騰指揮,負責保護瀋陽及周邊安全。
巡撫行轅進入險山堡,李成梁率領本部家丁和遼東軍精銳三萬人也在險山堡外秣兵歷馬,隨時準備進攻王杲部。
同時向遼南的金州、復州、蓋州和海州下令調集大批民夫,只等朝廷撥運的糧草一到,一部分運往遼陽和瀋陽儲備,另外則直接運往孤山堡。
同時張學顏的手令也送到蓋州,只等戚繼光率領的薊鎮大軍抵達,立即北上孤山堡。
此次,明軍依舊是從孤山堡和險山堡出關,兩路並進直逼王杲老巢古勒城。
一路,自然是李成梁率領的遼東軍主力四萬人馬,而戚繼光率領的薊鎮軍一萬人馬則是奇兵。
不管朝廷如何想,張學顏也不可能把剿滅王杲的大功拱手交給薊鎮來的戚繼光。
他現在是遼東巡撫,處處還得為遼東軍著想。
否則,他在遼東也就不要混了。
現在,明軍就是要和王杲搶時間,搶在王杲聚集起全部實力前動手。
所以,經過三日的海上漂泊,南洋水師和漕司船隊把薊鎮大軍運送到蓋州後,大軍下船隻是休整了兩日,戚繼光就帶著薊鎮軍和從金州、復州等地徵調的大批民夫,帶著大量的漕糧急匆匆向著孤山堡開進。
經過大半個月的行進,大軍和隨軍民夫終於是在前兩日抵達孤山堡,一邊休整,一邊檢查隨軍器械,進行維護修繕。
在大軍抵達前,戚繼光已經向險山堡發去軍報,把自己的行程詳細告知了在險山堡內的遼東巡撫張學顏得知。
而就在前日,戚繼光在堡內鎮守府接到了張學顏的軍令,命他率部於兩日後出關,目標直指古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