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是,妹妹欠考慮了。”
李太后還能怎麼說,馬上就答應道。
馮保出了慈慶宮,一路走來都在考慮該找誰來做這個事兒。
毫無疑問,最好上奏的衙門當屬禮部和戶部,還有吏部。
這三個衙門,應該說除了禮部外,都是張居正控制比較穩固的衙門。
不過,張居正回鄉守制按說禮部尚書最有發言權,可想到馬自強有些油鹽不進的性格,馮保心裡就暗自打鼓。
他自己都覺得,怕是很難說動這位大人。
不過馮保這會兒也不敢耽擱,出了皇城直接到了禮部。
馮保到來,馬自強也不敢怠慢,直接把人迎進值房。
看不起太監,但畢竟人家背後站的是皇室,面子還是要給的。
“馮公公,今日大駕光臨禮部,不知有何見教。”
此時,馬自強還以為馮保到來,是為了給小皇帝選後的事兒。
人已經送進宮裡多時,馬自強以為已經有了結果,讓他們準備接下來的儀式。
定下皇后人選後,要禮部奏請封后,宮裡才會下旨。
不過,馬自強註定失望了。
“馬尚書,雙林此來是因為首輔大人之事。”
馮保也是開門見山,只是聲音壓低了許多說道:“現在朝局是個什麼情況你是知道的,首輔大人的新政才剛剛開始三年,此時如果首輔大人丁憂,新政似乎比擱淺。
兩位娘娘以為,當前的新政有利於朝廷.”
於是,馮保就打著太后的名義,開始給馬自強詳細說明朝中情況,表達出內廷希望外朝主動上奏挽留張居正的意思。
其實聽到馮保說起張居正,馬自強就已經有所猜測,不過他只是微微皺眉並不多言語。
從馬自強的角度,他當然是不希望張居正奪情的,因為這就意味著他很難踏足內閣。
是的,做到禮部尚書位置,繼續往上走,就只剩下入閣一條路了。
留下張居正,內閣勢必就不需要補人,那他自然就不能進步。
至於說張居正新政對朝廷的益處,馬自強自然知道,但他卻是不願意因此就斷了自己的仕途。
即便這是太后的意思。
“馮公公,首輔大人因父喪回鄉守制,乃是禮制,禮部是不能提出奪情之請的。”
馬自強很是直接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於情於理他都不能答應。
要是禮部奏請“奪情”,那他這個禮部尚書就別想繼續做下去了,只會被士林嗤笑為趨炎附勢之人。
“馬尚書,一點考慮都沒有嗎”
馮保看出馬自強態度的堅決,但還是爭取道。
“不能,某作為禮部尚書,不能帶頭破壞禮法。”
馬自強直言道。
“既如此,那雙林就告辭,只希望朝中關於奪情討論時,馬尚書多想想當下朝局變化,不要因為禮法就刻意阻撓。
畢竟,這是宮裡的意思。”
其實,馮保知道馬自強這裡有收穫的可能性很小,但他還是第一站就到了禮部,就是要用太后來壓馬自強,讓他在之後關於“奪情”紛爭時,禮部稍微收斂點,別那麼放肆。
馬自強想要入閣,可必須經過後宮同意。
這次,馬自強沒有接話,只是靜靜坐著。
他現在也明白馮保來意,爭取他的支援是假,施壓才是真。
馮保從禮部出來,就琢磨著接下來該找誰。
這次要找的,必須是能夠說動之人,讓他奏請奪情。
想到張居正新政,其實最得利的還是戶部,馮保就直奔戶部而去。
現在的戶部尚書王國光實際上已經去了吏部,因為張翰得罪了張居正,已經上交了兩份致仕奏疏,就等宮裡退回後第三份奏疏遞上去批紅,他就可以回老家安享晚年了。
而吏部尚書的接班人,就是戶部尚書王國光。
現在的戶部,是由侍郎李幼滋暫行掌部之權,而戶部尚書張學顏還沒有從遼東巡撫任上下來。
遼東畢竟是京師東北門戶,新的巡撫上任,兩人還要進行交接。
再加上請在遼東剛打完仗,許多事務還需要處理,所以張學顏怕是要等到年底才能上任。
讓李幼滋上奏,雖然他只是戶部侍郎,但是也可以代表戶部的態度了。
而且戶部的人,幾乎都是張居正可信任之人,所以馮保認為他找到李幼滋,事情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