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城外城,張居正府邸,魏廣德和張四維散衙後一起來到這裡,先是弔唁後,這才和張居正進入旁邊屋裡休息。
“叔大兄,節哀。”
“首輔大人,你也要保重身體啊。”
“唉這幾日有勞善貸和子維了,內閣那邊我是顧及不過來,等兩日我就上奏請求丁憂,國事就盡託二位了。”
張居正嘆氣說道。
魏廣德現在還不知道馮保和張居正談了什麼,不過就當前情況看,似乎張居正已經在準備回鄉丁憂。
不過他也不著急,歷史進入註定張居正會被奪情,那他直管順勢而為就是了,沒必要強行去做什麼。
“到時候我去送你。”
魏廣德很自然開口說道。
“不必了,善貸,國事為重,以後內閣就你們二位,已經夠辛苦的了。”
張居正氣色並不好,畢竟剛死了父親,此時他臉色灰暗,滿臉都是悲傷之意,平常被精心打理的美髯此時都很是雜亂,顯然是沒心思在注重外表了。
“我其實最放心不下的,還是福建之事,還有就是考成法之後的推行。”
張居正低沉的語氣繼續說道,“我知道,許多人不喜歡考成法,認為給官員增加了負擔,也引發許多矛盾,特別是一些地方官員為了完成任務,做出許多駭人聽聞之事。
但是考成法既然已經頒佈,我希望內閣還是要繼續推動此事,萬萬不可半途而廢。
這兩年乃是多事之秋,遼東、西南都有戰事,若不是有考成法讓地方上及時收繳賦稅,朝廷早就虧空的一乾二淨,根本就無法支援到現在。
而御史上奏的許多悲劇,其實責任不在考成法,而是地方上肆意妄為,是吏治敗壞導致的、
至於福建,我希望之後兩年還是要完成清丈事務,為以後積累經驗。”
張居正此時言語以後有託付後事的意思,顯然父親的死雖然沉重打擊了張居正的精神,但是他也已經想到回鄉丁憂後,對他正在推動的大明政治改革可能出現的危害。
而到了現在,他惟一能指望的就是這兩人,以後的大明內閣首輔和次輔。
張四維此時是低頭思索,也不知道在想什麼,而魏廣德則是微微點頭,似乎是贊成了張居正的話。
不過沒等他們繼續說下去,外面就有張府家人過來稟報說吏部尚書王國光帶著吏部一干官員前來弔唁。
“二位稍待,張某去迎接一下。”
張居正馬上起身,向魏廣德和張四維告個罪,就出去迎接了。
可以想見,這兩天的張府必然是車水馬龍,在京官員都會前來弔唁,畢竟是當朝首輔。
官員們內部雖然分裂出無數的派系,但是對外,他們還是一個整體。
關係親近的官員,自然是親自上門弔唁,而關係較遠的,級別低的也會親自上門,只求在大人們面前露個臉。
級別高點的,還有接觸較少的勳貴,都會派出家人前來弔唁。
可以說,這次張府擺下的靈堂,絕對會把四九城所有官員都吸引到這裡來。
“魏閣老,張首輔的話.”
在張居正出門後,張四維忽然小聲說道。
“朝廷已經有了旨意下發,想來叔大兄會有所安排的,既然已經執行,順勢而為就是了。
朝廷不管什麼地方都要花錢,考成法確實讓這兩年戶部財政收入大增,而不再是之前大量的掛賬。
你難道希望在你我手裡,朝廷因為沒銀子而停止運轉”
魏廣德苦笑道。
考成法雖然引發許多人間慘劇,但正如張居正所言,其實問題並非出自於“法”,而是下面官員胡作非為所知,只是把所有錯處歸結於考成,認為是考成逼他們做下這些不忍言之事。
其實,真實情況是該逼繳的不逼,不該逼繳的卻往死裡逼,其中未嘗沒有刻意鬧大,引發事端的謀劃在其中。
以這些惡劣之事來襯托考成法的所謂“弊端”,讓天下士人反對此法。
他們是為了口袋裡碎銀幾兩,而進入內閣的人,即便真在意這碎銀幾兩,可考慮到維持偌大個朝廷所需要的錢財,誰又會真正因此就因噎廢食。
按時繳納當期賦稅而已,損失些許錢財,有的是地方補回來。
只要官位還在,就不存在什麼損失。
到了這個位置,首先要保證的是朝廷順暢運轉,這就需要銀子。
上下人考慮的完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