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西南雲動(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菲律賓群島有他們不得不出手的資源。

但是在維薩里總督看來,這樣的可能性其實很小。

菲律賓出產最多的就是香料,糧食他們並不缺,還有就是木材,可那東西不便長途運輸,直接在這裡建船廠造船就好了。

沒有足夠的利益,很難讓王國支援在菲律賓用兵。

想到這裡,維薩里總督只能做出一個決定,和撒韋拉想的一樣,那就是在和明國在菲律賓群島畫界過程中,儘可能多的佔便宜。

等秘書把辦公桌收拾好,維薩里總督放下手裡的雪茄,回到辦公桌前。

他還要先寫一封信給遠在美洲的墨西哥總督,把菲律賓這裡發生的事兒進行詳細的彙報,並把他們做出的決定告之,等候對方的答覆。

不過這個事兒,肯定是等不到美洲那邊的回應。

現在可不是六月的西南季風季節,菲律賓沒有海船可以順利回到美洲。

實際上,從美洲到菲律賓的航線在歷史上被稱為“馬尼拉帆船貿易”,也叫大帆船貿易,是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與菲律賓之間的壟斷貿易,航線一頭是馬尼拉城,另一邊是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口,又稱馬尼拉一阿卡普爾科貿易。

十六世紀和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航海都是依靠風帆,此時工業革命並未開始,根本沒有蒸汽機一類的機器動力。

毫無疑問,此時的航海更多還是依靠大自然,靠信風和洋流完成航海活動。

1565年,安德烈斯·德烏爾達納發現了從墨西哥到菲律賓的返航航線,利用東北信風和赤道逆流,使得西班牙人可以定期地往返於兩地之間。

整條航線,大帆船每年六月乘西南季風自馬尼拉啟航北上,至北緯45°~42°水域,順北太平洋上的“黑潮”東行,抵達阿卡普爾科港,行程萬餘海里,歷時約6個月。

回程系順洋流直航,僅需3個月。

一來一回耗時九個月,加上船隻所需維護保養的時間,差不多就是一艘船一年可以進行一次來回貿易。

現在不過是1575年年初,還沒有到大帆船出發墨西哥的時間,他這封信自然也是寄不出去的。

這就是這個時代讓殖民者頭疼的一件事兒,指著地高層之間相互通訊因為各種原因變得極為漫長,一封信從寄出到收到,往往都需要數月時間。

等回信的時候,一般什麼都趕不上了。

也因此,西班牙給他們派到各地的殖民地總督很高的許可權,可以便宜行事。

寫好給墨西哥總督的信,維薩里總督又給撒韋拉寫信,認可了他的決定,並且正式授權他和明國人進行談判,確定雙方畫界的一系列權利。

自然,這條邊界肯定是越靠北面越好,這樣可以獲得更多的土地。

西班牙人早在前年就已經完成了菲律賓群島的地圖勘察,確定了經緯線,這對於大航海時代來說是很重大的資訊。

船隻偏航後,可以依靠船上的經緯儀測算船隻位置,這樣就可以就近找到港口停靠。

而且在美洲,西班牙人已經預設了用經緯度進行邊界劃分,邊境線就是一條條漂亮的直線,非常好確定地界。

而這次,他們在菲律賓也大算這樣做。

明國人,貌似不懂緯度的意思吧。

維薩里在寫信的時候,心裡暗笑,或許透過緯度線,還能讓明國人吃一次虧也說不定。

菲律賓位於北緯四度三十五分與北緯二十一度零八分之間,東經一百一十六度五十五分與一百二十六度三十七分之間。

而玳瑁城的位置,維薩里很輕鬆的就從地圖上看出來,大概在北緯十六度附近。

別看全島緯度從四度到二十一度,相差十七度,北緯十六度貌似很靠北,可是你要知道,全島北面寬,南面窄,而且多是小島,真要算起來,西班牙人其實沒佔到多少便宜。

可是彭加絲蘭海灣在明國人手裡,想要把緯度再向北推移已經很難。

不過好在北面是以山地地形為主,平原區域集中在馬尼拉城附近,這讓維薩里總督心情好受了不少。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裡,大明南海水師提督俞大猷和西班牙駐馬尼拉城城防司令撒韋拉就陷入一場拉鋸戰中。

雙方都很清楚畫界的重要性,自己稍微一點鬆動,可能丟失的就是大片土地的所有權。

撒韋拉提出以西班牙軍隊現有營地為屆,劃分兩國邊界。

俞大猷則認為西班牙軍營過於靠近玳瑁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