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文武殊途(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妥,但是雲南為官之首的王凝接手指揮權,當然也是不合適的。

張居正知道魏廣德的意思,思索片刻才說道:“王凝只是巡撫,不該插手軍事的。

內閣和兵部聯合下文,提醒他恪盡職守,主要帶領兵備道保證大軍糧草輜重就好,其他的就不要插手了。”

魏廣德聞言,滿意的點頭笑道:“善貸也認為正該如此。

李成梁和沐昌祚都是有沙場悍將,對付緬軍不說手到擒來,但也是綽綽有餘。

以李成梁為正,主攻,沐昌祚為副將,保證邊境安全和運輸大軍糧草,子理兄意下如何?”

魏廣德是直接推李成樑上臺,主持這一次對緬甸的軍事行動。

打贏了,讓他封侯拜相,打輸了,李家就在大明將門徹底除名。

譚綸聽完魏廣德的話算是明白了,這是他又要力推一個軍方主將出來。

之前魏廣德推出來的是馬芳,因為有嘉靖皇帝的誇讚,所以馬芳在邊鎮的地位得以穩固和提高。

之後就是俞大猷,再然後是戚繼光。

這兩人,譚綸其實也都算是熟悉。

畢竟在江浙剿倭的時候,譚綸是和他們打過交道的,特別是戚繼光,常年在浙江剿倭,他們二人的聯絡幾位緊密,戚繼光實際上大部分時間都還是他的部將。

也是因為熟悉,才更加看重,到了京城以後,戚繼光找到他訴說他在京城的難處,譚綸二話不說就把人帶到魏廣德面前。

現在想想,馬芳已經是在大同養老,年歲大了,歲月不饒人。

而俞大猷呢?

雖然還能蹦躂幾年,但架不住年齡也到了。

很多人或許喜歡霍去病,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戰神。

17歲就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北擊匈奴,霍去病率領800鐵騎,在漠南直驅百餘里,斬殺匈奴2000多人,被封為冠軍侯。

19歲時,霍去病任驃騎將軍,再次征討渾邪王、休屠王兩個部落,一共殺敵4萬餘人,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22歲,再一次率軍北進2000多里,殲滅匈奴左賢王部7萬多人,一路踏平匈奴聖地狼居胥山,並在狼居胥山舉行祭天封禮,從此匈奴逃亡漠北,而漠南再無王庭。

給人的印象就是,好像武將越年輕越好,因為這樣的人有衝勁,敢打敢拼。

但實際上,朝廷選擇將領,正常情況下是絕對不會看這個的。

選將,一般都是選擇中年將領為主,這樣的人有經驗,一般不會輕易冒進。

不管是馬芳還是俞大猷,亦或者戚繼光、李成梁,都是人到中年才開始真正的發跡。

因為之前的戰爭經歷已經成為經驗,讓他們可以從容應對不同的戰局,做到遊刃有餘。

好吧,扯遠了。

相對於馬芳和俞大猷,戚繼光和李成梁是顯得更加年輕一些。

其實真說起來,俞大猷比馬芳還大十歲。

不過常年在北疆征戰,幼年受苦,馬芳身體機能下降更多,所以兩人在一起顯的差不多。

不管是俞大猷還是馬芳,勉強還能再次征戰,但剩餘時間也是不多了。

大明朝是到了打造新的南北戰神的時候了。

明顯,魏廣德是有意把戚繼光留在北方,李成梁則去南面,譚綸自然也不會阻止。

大明地域遼闊,南北差異巨大。

雖然威脅主要集中在北方,但是別忘了,李成梁是土生土長的的遼東人,即便去了南方,對這邊也不會陌生。

如果需要,是隨時可以調回來的。

譚綸的猜測,其實也是魏廣德所想。

而魏廣德之所以選擇讓李成梁去南方,主要也是因為李成梁的兒子夠多,丟兩個上山,丟兩個下海,反正現在大明對外擴張,正是需要人手的時候。

將門虎子,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其實也是有道理的。

雖然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但是將門出來的孩子,大多帶著傲氣,有股不服輸的勁頭,是最適合軍旅的。

再有家族的言傳身教,可比其他人上手快。

魏廣德不要李成梁到北面,就是怕沒了努爾哈赤,出現其他什麼哈赤,所以早早把人換到南方。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努爾哈赤這個時候在遼東活的還很好,根本就沒有被明軍說殺,他的祖父和父親也還建在,這個時候都效忠大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