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整肅驛站(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就是地方官員和鄉紳相輔相成的狀態,地方官很難直接插手鄉野,鄉紳受朝廷大義也必須儘量滿足官員的要求。

這也是朝廷地方官上任,鄉紳都會攜帶禮物拜訪的原因,皇權終究佔據道義,鄉紳也只敢在鄉下稍微放肆一點,卻不敢做的太過。

不過,這些在張居正推出考成法以後,情勢稍有變化。

考成法是真把下面官員逼急了,為了自己的仕途,就必須完成朝廷攤牌下來的賦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其實稅賦不算重,可地方上雜稅太多,算起來也不輕。

可以說,從古至今,中國人承受的綜合稅賦一直都很重,明朝的輕稅也僅指國稅這一塊。

魏廣德也是不止一次從到京述職官員口中知道地方官員為了完成賦稅任務,使用一些激烈手段。

而那些在外為官的同年、同鄉,也不時在信中訴苦,多是反對考成法的。

這也是魏廣德和張居正在內閣裡能夠達成一定默契的原因,張居正強推考成法,繞不過魏廣德,少不得他的支援。

而魏廣德此時的心態,多少也有變化。

受後世光環的影響,魏廣德一開始是支援張居正考成法制度,不過現在瞭解到實情後,多少還是有些動搖。

當然,這些是另一回事兒,此時魏廣德已經有了主張,打算回到內閣就把關於紅薯藤的事兒佈置下去,讓勸農司派人去福建找李錦,看看那個紅薯藤是否種活,這才是關鍵。

之後還要一起進行培育,爭取儘快獲得更多的紅薯和紅薯藤,在全國各省嘗試種植。

一句話,紅薯藤是魏廣德為幾十年後大明王朝續命準備的東西,現在貌似並不是急需的。

至於早點嘗試,甚至推廣,也是為了應付現在各地的災情。

御米這東西,不抗災,只是種植範圍巨大,不管是耕地還是山地,都可以栽種,可以解決山區口糧問題。

從家裡出來,魏廣德上了轎子就直接去了內閣上值。

不過在上轎的時候,跟隨出來的張吉又在魏廣德耳邊小聲說道:“老爺,昨兒下午,我遇到朱尚書府上管家在正陽門外採買,就聊了幾句。”

魏廣德正準備彎腰鑽進轎子裡,聞言立時站住,回頭看了張吉一眼。

顯然,這小子今兒把這事兒給忘了說,這會兒才想起,或者先前不知道該不該說。

魏廣德的動作,張吉自然明白,湊到魏廣德耳邊小聲說道:“他說朱尚書最近日子睡不好,人也消瘦了,請了郎中看過,說是年紀大了的正常反應,只能調養。”

“嗯?”

魏廣德聞言眉頭一皺。

不過想想朱衡的年紀,六十好幾的人了,確實身體顯得有些蒼老。

只是此事朱衡還沒有給自己說,他也不好貿然出口想問,只能先憋在肚子裡,佯裝不知道就是了。

微微點頭,魏廣德彎腰就進了轎子,而張吉也識趣的退開。

自有轎頭一聲呼喝下,幾個轎伕抬起轎子就往紫禁城走去。

朱衡,可以說是他魏廣德入仕以後主要的助力,特別是他在官場嶄露頭角之後,朱衡對他幫助良多。

當年初入內閣,自己的話語權輕微,可不就靠著他這個老鄉的幫襯,才在裡面有了話語權。

當然,裕袛舊人也是很重要的一支力量。

不過想到已經致仕的陳以勤、殷士譫,坐在轎裡的魏廣德只是輕輕搖頭。

流官流官,終究還是要走的,只不過是早晚的區別罷了。

好在這兩年,他們已經把工部打造成鐵桶,就算朱衡致仕,魏廣德也有把握讓老鄉接替他的官職,穩住工部尚書這個位置。

現在的工部右侍郎江治還在南直隸、山東一帶,主持挖掘開鑿迦運河事宜。

當初以為朱衡能熬到迦運河開通,也就是幹到七十歲再只是,到時候憑藉此功勞,就直接保江治接替他,出任工部尚書的位置。

聽了張吉的話,魏廣德就必須早些考慮此事。

雖然他相信,就算要致仕,朱衡肯定也是會安排好的。

但是魏廣德也不會讓此事有任何紕漏,稍微有可能被人鑽空子的地方就是江治此時不在京城,而且還在出外差,很重要的外差。

此刻,魏廣德已經有了讓了把江治調回京城的考慮,換其他人現場督造迦運河,他回京遠端遙控就行了。

“今日找朱衡問問,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