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忙對著鄧子龍解釋道。
聽到林逢春道出這些人的來歷,鄧子龍不滿問道:“既然是被海盜裹挾,那為何還要和海盜一起抵抗官軍剿賊?”
“他們怕被官軍當做海盜殺死。”
林逢春當即說道。
聽了他的解釋,鄧子龍當即對著城樓下大聲喊道:“城下百姓聽著,官軍奉旨剿賊,除倭寇外,被其裹挾百姓皆不屬於同黨,待剿賊以後可以回家。
城下百姓聽著,官軍奉旨剿賊”
也不知道管不管用,鄧子龍現在只能先這麼說,安撫城下暴亂的百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鄧子龍這麼喊話,林逢春也跟著對城下的人大聲喊道。
一開始,自然是沒有什麼效果的。
不過在城下殘餘的海盜盡數伏誅,剩下都是被一時境遇激發出膽氣的百姓,又看著前後左右死了這麼多人,許多人發熱的頭腦也逐漸清明起來。
攻擊官軍的百姓,隱隱有了退縮之意。
林逢春是個會察言觀色的人,他敏銳的發現城下百姓的動作遲疑起來,為了體現出自己對投靠朝廷的忠心,也是為了在鄧子龍面前體現出自己的價值,他當即不顧危險直接站上了城牆牆垛,對著城下百姓大聲喊道:“我是林逢春,北門主將。
今番率部棄暗投明,撥亂反正是為了讓大家能夠回到大明,自己過自己的日子。
大家不要擔心,都回各自家中,官軍只剿滅海盜。
只要不是海盜,就不會有事兒,即便是被海盜搶掠來的也不要擔心,你們說大明的百姓,官軍是來救你們的。”
林逢春在北城自然是名人,他站在城牆上對下面喊話,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百姓開始後退幾步,和明軍稍微拉開了距離。
鄧子龍見狀,立即親自把不遠處一個火把拿了過來,照亮此時站在城頭上的林逢春,讓城下百姓可以看得更清楚一點。
林逢春繼續在那裡勸說百姓儘快回到各自家中,關好房門不要外出,還要注意防火,更不能收留逃竄的海盜云云。
“林當家的,你說官府不會追究我們,可是當真。
我聽說,官軍抓到我們都是把我們當做倭寇同黨一併治罪,都是要殺頭的。”
城下,有百姓大聲對著城樓上講話的林逢春喊道。
這些話,其實半真半假。
大明的地方官員抓到倭寇或者說海盜,還真不管是怎麼回事兒,只要是一起的,那怕是被脅迫,很多時候也會為了自己的功勞,把這些裹挾的百姓當做賊人一併處死。
當然,朝廷定下的規矩,自然是不能這麼亂殺一氣的,得分辨賊人和百姓。
只有真正的海盜或者倭寇才會被砍頭,百姓則會放回。
不過也因為確實有亂殺百姓的情況發生,所以林鳳對他們裹挾而來的百姓,都是這麼宣傳的,讓他們不敢生出反叛之心,只能規規矩矩留在倭寇巢穴中,根本不敢產生想要逃跑的念頭。
按照林鳳派人進行的宣傳,那就是如果有人膽敢逃跑,那麼倭寇就會把他們的資訊透露給官府,到時候自有官府的人去收拾是他們。
這招不可謂不狠毒,而且也極為符合當下官府的行事作風,自然是真的唬住了這些百姓。
現在問出來,一時間城樓下百姓都翹首以待林逢春的回答。
不過作為海盜首領之一,林逢春這時候就有點為難了,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因為,在此以前,他也是這麼對這些人說的。
此時推翻自己原來說過的話,那現在說的話的可信度,也是值得懷疑的。
不過他的尷尬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鄧子龍已經大聲對城樓下的百姓喊道:“朝廷旨意,若是被海盜裹挾的無辜百姓,自然不算是海盜同黨,應驗明身份放回。”
鄧子龍的話傳到下面百姓耳中,大多數人卻是不信的。
畢竟,誰說的,誰又認識他。
這一刻,大家的眼睛都盯著站在牆頭上的林逢春。
不過,現在有了鄧子龍的話,林逢春說話的膽氣也就足了,至少有人背書,就算說錯了,貌似而他關係也不大。
於是,按照鄧子龍的話,林逢春就這麼想著下面喊道。
費了不小的功夫,才終於把城樓下聚集的百姓數百名百姓勸服,讓他們又原路返回。
等這時候鄧子龍才想起那些逃出城的海盜,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