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交人(2 / 3)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沒有關於本國人在外藩犯罪,就要移交回大明判罰的規矩,這不過是鄧子龍、王望高隨口胡謅的。

林必秀雖然是華人後裔,但是畢竟他也沒到過大明,也沒看過大明律,只知道宋朝的律法。

雖然宋朝沒這個規矩,可他也清楚,官字兩張口,他們說是什麼就是什麼,不允許反駁。

所以,根本就沒考慮到王望高的理由,其實從一開始就站不住腳。

要知道,幾十年後,因為萬曆皇帝被人忽悠,對傳說中的呂宋島金礦感興趣,派出內官前往呂宋,最後金礦沒找到,卻釀成了馬尼拉慘案的發生。

是的,西班牙人在菲律賓進行屠殺華人的行動,其實根源就在萬曆皇帝身上。

,!

當大明表現出對菲律賓的興趣以後,佔據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就非常緊張,擔心大明會對這裡出手。

為了防止在明軍進攻菲律賓的時候,島上華人幫助明軍作戰,所以他們選擇主動出擊,提前動手屠殺島上華裔。

可見,其實西班牙人一直很擔心大明對呂宋的動作,時刻都在提防。

而萬曆皇帝在得知西班牙人在呂宋大肆屠殺華裔後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從一開始宣稱“爾呂宋部落無故賊殺我漳、泉商賈者至萬餘人”,實屬嚴重罪行的說法。

但是後來卻又說考慮到對方認罪態度較好,況且“海外爭鬥,未知禍首;又中國四民,商賈最賤,豈以賤民,興動兵革?”

最終,就是個不了了之的結果。

至於當初到底發生了什麼,其實就是萬曆皇帝聽信妄人張嶷的說法,認為呂宋島上的機易山盛產金豆,若能派人進行開發,將獲得難以估量的收益。

因此,萬曆帝拒絕群臣的勸諫,命令福建巡撫徐學聚辦理此事。

徐學聚力爭無果,只好派遣海澄縣丞王時和等人,跟著張嶷一同前往呂宋島勘察。

王時和一行人到達呂宋島後,經過向當地華人求證,發現根本沒有“金豆自生”的機易山,張嶷所說純屬胡言亂語。

王時和等人自討沒趣,隨即回國覆命。

雖然該事件極度荒唐,又戲劇性結局收場,但西班牙殖民當局卻認為,明國此舉意在刺探情報、聯絡華人頭目,以便為將來吞併呂宋島的軍事行動做準備。

此事,發生在萬曆三十一年,而就在當年十月,西班牙殖民當局對聚居在馬尼拉的華人展開大屠殺,並用大炮將華商的聚居地“澗內”轟為平地,迫使華人紛紛逃往大侖山避難。

然而大侖山的華人由於缺衣少糧,很快便陷入大飢餓當中,最終只能鋌而走險,冒死進攻馬尼拉。

然而,面對殖民軍優勢火力,僅以血肉之軀與之對抗的華人很快敗下陣來,遇難者多達25萬人,而僥倖存活下來的不過三百人。

雖然西班牙殖民者嚴密封鎖訊息,但依然有部分華人成功地逃出呂宋島,並將訊息傳回國內。

由於擔心明國會據此採取軍事行動,並對本國實施貿易制裁,因此殖民當局思慮再三後,在次年派出使節前往中國“謝罪”,希望能夠獲得明國諒解,並繼續維持通商貿易。

魏廣德這個歷史白痴倒是知道屠華事件,但卻不知道時間和原由,只知道西班牙人在菲律賓數次屠華,而當時不管是大明還是滿清都沒有采取有力的應對措施,由此直到新世紀前,南洋還有類似事件發生。

究其根源,就是大明的反應不夠激烈,否則斷然沒有發生屠華事件的可能。

而奪佔呂宋,其實也就是魏廣德為了防微杜漸採取的措施。

只要大明能夠在呂宋佔據一塊地盤,類似事件自然就不可能發生。

此時的西班牙人雖然很是警惕明國的行動,但也沒有想到要動用武力消滅菲律賓華人。

何況現在他們接觸到的華人,多是宋朝滅亡時逃難而來,對大明也不存在什麼歸屬感,讓他們沒有感受到危機。

只是隨後的二十年裡,隨著更多明國商船到來,帶來大量下南洋討生活的百姓,菲律賓華人暴增,才開始有了危機意識。

就在他們還在談論戰俘去向的時候,回去報信的親兵也回到王望高身後,在他耳邊低語幾句。

“嗯,知道了。”

王望高得到了鄧子龍的命令,知道是談不下去了,當即收起笑容說道:“米格爾,沒辦法,剛才我把訊息傳回大營,鄧將軍拒絕了貴方提出交易戰俘的請求。”

聽到王望高的答覆,米格爾臉色就是一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