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監考之類的,即便是最後考試結束,考試的答卷也都是各房房師先過目,由他們挑選好的答卷才送到他和王希烈面前,由他們確定是否上榜。
以前是被人考,現在輪到他考別人了,魏廣德倒也沒因此受到什麼影響。
實際上,他入翰林院之後,許多翰林官多多少少都撈到出外差的機會,也就是被派到各省參與鄉試。
雖不是主考,也是朝廷派出的監考之一。
可魏廣德卻一直沒有撈到過這樣的機會,所以對於主持科舉,這還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
好在王希烈在,他倒是參與過隆慶五年的會試,只不過當時是彌封官。
但沒見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好吧,有王希烈這個老人在,按圖索驥,還是把會試的事兒給佈置下去了。
其實也沒啥好佈置的,被帶到這裡來的人,身上什麼職位早就已經定下來,只不過是讓他們做好準備就是了。
其餘時間,都是閒暇,於是乎在等待會試的時間裡,貢院後花園涼亭就時常聚著一幫人下棋。
也有不愛下棋的,就在一邊看看書,喝喝茶。
畢竟時間太空閒了,聊天也沒個樂趣。
此時,魏廣德叫上王希烈走在花園裡,看樣子是在賞花,其實卻是說著其他事兒。
“子中,此次你我被點到這裡來,此事透著古怪啊。”
魏廣德直截了當把他的懷疑說了出來。
魏廣德和王希烈不和,其實在京城官場上也不算秘密,許多人都知道。
王希烈不服魏廣德,說他年輕,靠拍嘉靖和隆慶兩位皇帝的龍屁上位,言談很是不屑。
魏廣德看他的態度,對他自然也沒好感。
好吧,兩個同鄉,本來關係應該很好的才是,可是卻成了對立的關係。
魏廣德實際上也確實因為王希烈對他的態度,暗中多次打壓,就是不給他機會撈政績,不讓他升官。
要不怎麼都說,官大一級壓死人。
只是到了這裡,魏廣德覺得還是應該和他好好談談,免得落入別人圈套。
丟官事小,名節事大。
要是真莫名其妙捲入什麼科舉舞弊,那才是真的前途盡毀。
“魏閣老,其實接到旨意的時候,我也覺得古怪。”
魏廣德這麼說,王希烈也小聲說出自己的看法。
其實在他心裡,更多的猜測是魏廣德和張居正,或許還有馮保之間有什麼貓膩,在互相整人,他是被連帶上了,屬於最倒黴的一個。
“我最怕的就是這次會試鬧出風波。”
魏廣德點點頭,又說道。
“魏閣老有何對策?”
王希烈做出洗耳恭聽狀,等待他的下文。
“宮裡沒有要出題的意思,這次事前我也沒得到訊息。”
魏廣德先是強調一下,他對此事毫不知情,隨後才說道:“既然宮裡不出題,那就是我們出,所以我打算讓各方考官各自出題,將所出題目放入斛中,隨意找書吏或者校尉抽題。
抽到哪道題就算哪道題,雖然依舊不能說你我無辜,但至少此次會試官員都知曉此事。”
魏廣德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
古代科舉舞弊,無非就是兩條路,一是提前知道考題,預先找人做槍手,針對考題作文,然後死記硬背或者夾帶進考場。
二則是在答卷之上留下關節,比如開篇或者結尾第幾個字是某字,以此讓考官注意到他的文章,知道文章誰人所作,故而提捲上榜。
兩條,自然都是考官和考生相互配合之下才能作弊。
至於有些人以為把四書五經做成小抄帶進考場,其實真實作用有限,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意義。
這麼做的人,大多是在押題。
他們猜測考官可能出的題,又記不住自己的槍手文,所以就弄成小抄。
雖然王希烈對魏廣德的主意頗不以為然,覺得本來無事就該坦坦蕩蕩,如此反而落了小成。
但是想到既然魏廣德這麼說了,他也不好直接拂了他的意,當即點頭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