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行。
不管當初舊港為何與我大明失聯,這次船隊南下,必須懲治兇手。”
魏廣德說到這裡忽然一頓,想想才繼續說道:“聽歸來海船所帶回訊息,南洋現在各方勢力錯綜複雜,不僅原有藩屬國之間為了利益競相攻伐,又有夷人佔據重要港口擴充實力,甚至一些南洋小國已被夷人所滅。”
魏廣德想到月港送來的訊息,他的船雖然主要跑倭國航線,可是跑南洋航線的大明商船也不在少數。
到南洋各島進行貿易的中國商船船,冬春之間靠東北信風鼓帆而去,夏秋之間又借西南信風揚帆而歸,中國商人運載出絲織品、茶葉、瓷器、五金和雜貨,換回香料、藥材、檀香木等土特產。
同時帶回來的,還有南洋複雜的局勢。
雖然許多說法競相矛盾,但是魏廣德在看到後也知道,現在南洋非常不穩定,歐洲列強已經在南洋各地跑馬圈地,大明若此時再不出手,怕是地盤都被人佔完了。
以前魏廣德不敢想,因為明軍戰力孱弱。
可在見識到戚繼光所練之薊鎮大軍後,魏廣德的心態發生了變化。
即便除薊鎮外其他明軍戰力依舊孱弱,那又如何?
有薊鎮三萬大軍,就足夠橫掃難以歐洲列強。
現在所憂的,無非就是大炮鉅艦。
工部之前按照魏廣德所提印象中的紅夷大炮進行鑄造,效果一直都不甚理想。
但是最近魏廣德想明白了,俞大猷書信中所提到紅毛番的艦載加農炮,可不就是他之前給工部所提之物嗎?
夷人都把炮搬到戰艦上了,可想而知,他們在鑄炮技術上已經超越大明。
師夷長技以制夷,雖然這是清末時期學者所提主張,可魏廣德覺得有道理,就該用。
技不如人,如何制夷?
所以,現在魏廣德就要讓明廷正視夷人長火器這一點,讓他們能放下身段來學習。
所幸,現在的大明朝可不是腐朽的滿清,對先進技術的認識還是很好的,佛朗機炮和鳥銃就是例證。
在確定夷人火器好用後,朝廷就大造夷人火器裝備明軍。
雖然現在明廷許多人還在對佛朗機炮和鳥銃的先進沾沾自喜,可魏廣德既然知道夷人已經有了更好的武器,自然也要早點拿過來。
張居正好在消化魏廣德所說,夷人已經攻陷南洋小國並且滅國的訊息,耳中又聽到魏廣德提起他早前讓工部督造的一種新式火炮,已經數年然而進展依舊不大。
工部鑄造的火炮打不了幾次就要炸膛,根本沒法生產裝備。
“你說的那個炮,我本還打算和你說說。”
張居正聽到魏廣德說起這事兒,立馬說道:“工部此前每年在此炮上耗費數千兩銀子,既然做不成,不如不做。
不管是膠萊運河還是迦運河,朝廷肯定是要開挖其中之一,省下銀子也是好的。”
“叔大兄,我提這事兒可不是說做不了,而是俞大猷在壕鏡見到夷人船上就裝載有類似之物。
發射速度雖然較之佛郎機慢,可射程和威力則是強上許多,若是海戰對上,除了拿命去填這段距離,根本毫無勝算。”
魏廣德聽到張居正也知道工部制炮失敗的訊息,有心打消此事,急忙把俞大猷給他傳遞的訊息說了出來。
“真的?”
張居正只是皺眉,隨後看著魏廣德,問道:“善貸打算搶船搶炮還是.....”
“用銀子砸,據大猷所說,壕鏡有船廠和炮廠,可造夷人之船炮,把制炮造船之術學會,我大明就可以自己造。”
魏廣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