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子叫什麼,可真是荒涼。” 十餘騎出現在山東兗州府治下臺家莊外駐足,遠遠眺望那個被土圍子圍起來的小村莊。 “大司空,此地名為臺家莊,我們也叫他臺莊,因為莊子裡大多是臺姓。” 有兗州府書吏上來回報道。 “臺家莊,這裡應該是有臺家人再次定居才有的村子?” 大司空,自然就是工部尚書朱衡了。 他按照魏廣德的委託,專門順著當年翁大立規劃的新運河路線考察、測算,以確定迦運河開鑿的可行性。 “應該是吧。” 對於朱衡的話,那書吏也不知該怎麼回答。 臺家莊存在於此已經好些年頭了,真要算起來,最早出現臺家莊的記載,貌似還是在唐朝,臺氏在此立村開始。 只不過到了後世,知道臺家莊的人不多,因為他有了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臺兒莊”。 “天色不早了,今晚就在村子裡借住吧。” 朱衡開口說道。 “好,下官這就去找里長安排。” 那書吏當即抱拳道。 等書吏離開後,朱衡回頭看了眼身後一個三十來歲中年。 他沒有穿著官服,而是一身看上去像是僕人穿戴的人。 這樣的穿戴,在一群都是官衣的人群裡,顯得很是特別,雖然在他身後,也有幾個類似穿著打扮的人,但是身上的服飾卻和他們明顯不同。 朱衡招招手,讓那人過來。 等人走到跟前後,朱衡才對他說道:“段邵,你家老爺是要你把這一段的土地能買多少買多少嗎? 前面那個是臺家莊,以後這一片怕是就要因為運河的到來而繁華無比了。” “朱老爺,我家老爺是這麼說的,只要定下來,我就在這裡給他買些田地。” 段邵躬身對朱衡施禮道。 “行,還是按之前的規矩,買的地算我一股。” 朱衡笑著搖搖頭說道,“話說你家老爺小時候也這麼鬼精鬼精的嗎?” “好像是吧,反正那時候老爺就是我們崩山堡的孩子王,之前是他哥,後來到他,呵呵,我那時候還跟著他一起去孫夫子那裡讀書,只可惜我是讀不進去。” 段邵笑道。 “你和你家老爺還是同窗,呵呵......” 朱衡灑然一笑,隨即揮揮手對身後的人說道:“走吧,我們去臺家莊,今晚就在這裡休息。” 大運河,在古代一直都被視為一條黃金水道,依託著大運河,不僅養活了運河兩岸數以萬計的百姓,也是一條生財之路。 為什麼在魏廣德提出漕運改海會有那麼多人反對,那是因為這條黃金水道上充斥了太多的利益,以這些利益為紐帶所組成的利益集團,他們不願意輕易放棄在手的東西。 新開一條運河取代徐州段運河,那也就意味著黃金水道的改變,當初帶給徐州繁華的商貿將逐漸轉移到臺莊、韓莊等地,也意味著誰佔據這些地方的土地,就能源源不斷依託運河汲取錢財。 權利和資訊的組合,無疑會讓這種積累金錢的速度翻倍。 在說服張居正,再次派人實地查勘迦運河可行性以後,魏廣德就意識到這是一個發財的良機。 利用時間差,把臺莊、韓莊等地不值錢的土地拿到手裡,甚至在運河確定路徑以後,催生出新的城鎮,那些土地,都將會增值無數倍。 唾手可得的財富,魏廣德怎麼可能放過。 在朱衡自京城啟程時,魏廣德就安排府裡家丁段邵隨行,按照一路走去的路線收購土地,將來這些土地上不管是建房舍還是倉儲,都是可以賺大錢的專案。 如果說朱衡一開始沒想到,可是在段邵接觸一些地主後,多少也明白過來。 憑白做嫁衣自然是不行的,他老朱家也想從中分一杯羹。 對此,魏廣德也早有交代,允許他這邊的人參股。 只有利益捆綁在一起,大家才能更齊心協力抱團做事。 畢竟,他們還要面對運河徐州段那些地主老財,新老運河之爭在朝堂上可沒有見分曉,不過是剛剛開始罷了。 他們剛進了臺家莊,被書吏迎進一個還算乾淨整潔的小院。 “這裡是臺家莊里長臺孝的家,已經和他說好,暫借數日,這些天他搬到親戚家裡。 只是過於匆忙,院子還沒有打掃乾淨,請大人贖罪。” 那書吏躬身抱拳道。 “無妨,已經很好了。” 朱衡無所謂的擺擺手,不過是借住,也得看人家這裡的條件。 進入臺家莊他就已經注意到了,這個位於莊子中心位置的院子,是整個莊子最好的院子,還能奢求什麼。 讓家丁進去收拾正屋,朱衡就讓人搬了把椅子坐在院子裡休息。 在馬上一路顛簸,多少還是有點吃不消了。 只是沒休息多久,外面就有馬蹄響起,是直奔院子來的。 不多時,就有手下帶著一個驛卒過來。 “老爺,京城衙門有公文下來。” 家丁在朱衡面前說道。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