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劉守有的選擇(1 / 1)

小說:隆萬盛世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上次,魏廣德和張居正聯手斬斷了馮保想要伸向外朝的爪子,力推陸樹聲出任禮部尚書一職,私下裡威脅任何膽敢投向馮保的高官。 這次,若是馮保向張居正示好,他可不敢相信張居正就會秉公處理這個案子。 要知道,在張居正的判斷裡,自己這邊應該不會過於為難,替高拱出頭。 說起來,現在不管是張居正還是魏廣德,亦或者高拱,都是裕袛舊人,但相互之間各有各的利益,都有些不對付,只是維持表面和諧。 唯一需要擺平的,就是構陷出足夠的所謂罪證,糊弄朝臣的眼睛。 而此時的張居正,也在府中做著和魏廣德同樣的事兒。 “元樹,此事內閣會秉公執法,不會出現你所擔心的場面,馮保說什麼就是什麼,朝堂諸公都看著呢?” 張居正苦口婆心給李幼滋解釋,內閣不會聽信廠衛一面之詞,肯定會仔細斟酌所有證詞和細節。 “何況,最終此案,內閣也不會接受只是廠衛完成,他們只是負責偵查,收集證據,最後還是要三司會審才能定罪。 公堂之上,可不是他廠衛說了算的,一切都得經得起推敲。” 張居正仔細給李幼滋說了內閣之後的商議結果。 “那緹騎南下新鄭抓人,你事才也說了,廠衛現在只有刺客的一面之詞。 人在他們手上,三板之下,還不是想要什麼供詞就有什麼供詞。” 李幼滋依舊擔憂道:‘除非把人犯送刑部審問,否則很難安天下悠悠眾口。’ “你的顧慮我明白,外面還有許多官員在等我去會面想來也是為了此事。” 張居正嘆氣道,他本身是不想深度介入這件事兒,畢竟是馮保起的勢,要搞的也是他的對頭。 當初馮保把高拱趕下臺,派番子一路押著高拱回新鄭,也是一班大臣跑到他這裡來說起,逼得他不得不上奏,請求給高拱回鄉提供驛道便利。 沒想到如今,還是這樣的局面。 首輔當得,真叫人憋屈。 大家平時對高拱可都沒好話,可真到了丟文人面子的時候,還是跑出來為他說話。 張居正想了想才說道:“明日我會上奏此事,我剛才已經說了,去新鄭的人不是抓高拱,只是監視他,怕他真的涉案潛逃。 這邊,只有證據充分,朝堂絕大部分官員都認同的情況下,才會下旨拿人回京逮問,這點你放心。 廠衛提交證據,但凡有點瑕疵,都不會下這道旨意的。 不管怎麼說,高拱都是內閣前首輔,也代表著天下士人的臉面。 這點,內閣諸公還是都看得清的。” 送走李幼滋,張居正又去見了其他人。 好傢伙,滿滿一屋子的官員,品級最低也是五品。 接下來又是一番類似和李幼滋的談話,才算安撫下所有同僚。 大家其實也接受,雖然想不明白高拱這麼做的目的,但是若真的事關高拱,御案肯定是要徹查,高拱絕對逃不脫,他們也不敢為他求情。 都刺王殺駕了,還有什麼情面可講。 但若是廠衛構陷大臣,那就不同了。 今天搞的是高拱,那明日的目標又是誰? 當初廠衛橫行之時,朝臣可沒少被嚇得亡魂喪膽,他們這些京官是真不想看到這樣的場面重現。 所以即便心裡不喜歡高拱,但也不能看著他被人構陷下獄。 於是第二天進入內閣,魏廣德和張居正的奏疏就不約而同的被送入宮中。 兩人面對的官員不同,張居正那邊受到的壓力更加明顯和巨大,所以他的奏疏顯得就比魏廣德要更鋒銳一些。 奏疏裡,張居正不僅質疑了馮保提交的證據,更表示應該進一步追查王大臣身後的主使之人,將敢於犯駕之人繩之於法。 而魏廣德這邊,上奏只提公審,要求證據必須服眾,對於追究幕後之人則是隻字不提。 這個幕後之人,就現在他能想到的就兩個。 一個是王大臣就是刺客,有人買兇行刺。 那不用說,廠衛會追查清楚的,絕對不會放過可疑之人,兩宮太后也不會放任稀裡糊塗結案。 另一個,若王大臣不是刺客,誰操盤了王大臣的供詞,將矛頭指向高拱。 毫無疑問,那就是馮保,他藉機生事。 魏廣德的奏疏遞進去後,自然很快就被馮保看到。 他很精明,一下子就猜出魏廣德的想法。 他其實在忽悠王大臣的時候就已經棋差一著,這個時候一方面要完善證據,制高拱的罪,另一面也擔心事敗後暴露自己。 相對張居正的奏疏,馮保自然更看重魏廣德的意見。 所以,兩份奏疏遞上去,先後之分他還是能拿捏住的。 “你過來。” 不過,這並不是馮保的全部操作,他叫過身邊的心腹太監,低聲吩咐道:“你去內閣告訴魏閣老,這個王大臣,曾是戚繼光手下的兵。” 馮保沒有說出王大臣是戚繼光手下逃兵的事兒,而只說是戚繼光的兵,少了這一個“逃”字,影響可就不同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