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牆殘垣,昭示著歷史的久遠。
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今天是他方子平登臨此山了。
這兩山之間,乃是一條狹長的小山谷,站在翠屏山頂,感覺對面的臥虹山伸手可及,故而翠屏實在是臥虹山的屏障。就在今年的春天,子平登上此山,花香鳥語,春意盎然,他曾經興起了終老此山,不問塵世的感慨。
方子平六歲學藝,師從一位老中醫,這位老中醫,人稱老神仙,仙風道骨,鶴髮童顏,難得的是更有一付俠義心腸,帶著子平,遊走四方,說陰斷陽,懸壺濟世,端的是救活了無數良賤。十五歲那年,子平因為家中有事,回鄉一趟,可等他再回去時,師父已經坐化成仙。子平悲傷不止,安葬了師父,自己又苦讀了三年,算是給師父守靈。
三年期滿,方子平叩別師父的在天之靈,帶著窮師父畢生精力而成的四卷經書,飄然下山。走街串巷,很快的,方子平闖出了萬兒,加上他方面大耳,濃眉劍鬢,贏得了無數芳心暗許,而子平一直保持著不遠不近的距離,任誰也不肯親近,所以到了現在還是孑然一身。
聽得柴門有異,子平側頭,一個面如凝霜的女子,站在柴門之外。
這個人,子平見過,就是唐家三姐妹中的小妹唐雪衣。
待唐雪衣站定,子平也對面站著,不發一言,兩個人默默對視著。
“方先生不肯賜座嗎?”唐雪衣輕啟朱唇,語聲清亮如環佩丁東,子平想起了石洞內的泉水。
“失禮失禮!唐小姐請坐。”方子平的眼神恢復了平靜。
“方先生一定聽說了我唐門的遭遇,我就不繞彎了,此番前來特為請教先生,來的冒昧,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我也聽說了!府上的事,的確令人同情。區區在下,願盡綿薄,請小姐吩咐下來。”
“先生切莫言不由衷,吩咐是不敢當,小女子既然來了,自然是願聞先生的說法,我自然是要肝膽相照,也請先生報我以肺腑之言才是。方先生曾經救我伯父性命,我唐門老少,一向感激無已的。”
“唐小姐既如此說,似乎認定在下存著什麼私心。你既然開門見山,在下也就開誠佈公,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便了。”
“先生此言,讓小女子欣慰。那我先請教,我唐門之禍,其在天也,其在人也?”
子平沒想到唐雪衣會這麼問,低頭沉思片刻才說:“天理就是人心,有些事本就難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