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2 / 4)

小說:我的極品女友 作者:敏兒不覺

緬甸政府也就漸漸的放心了。

通萊作為一個緬族,不僅是中央集權體制的擁護者,還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民族主義者。他當然不能夠容忍七十七師麾下有這樣一支部隊,但是二零六團做為緬甸政府對外界做出的一個姿態,加之除了畏戰之外並沒有犯什麼錯誤,通萊倒也無法將其如之何。

不過這不代表通萊沒有任何作為,正好相反的是,他做了一個很歹毒的安排,那就是將二零六團部署到了前沿地區。這樣一來,緬甸政府軍一旦與少數民族武裝——包括果敢特區的軍隊——生衝突,二零六團就能夠第一時間被投入戰場。

按照通萊的如意算盤,這樣可以藉助敵人的火力殲滅這支部隊,自己則可以坐看這些少數民族互相殺來殺去。

“以夷制夷”這種策略被中國人玩了幾千年之後,落到了通萊的手裡,結果卻玩的很不順手,而這正是因為二零六團的團長德欽巴丹。

通萊在二零六團現了一件事,是緬甸政府和軍隊的其他人都沒有留意到的——不知道是因為湊巧還是其他原因,該團的官兵多數都來自滾弄及附近地區,包括團長德欽巴丹。

與已經被同化的其他緬甸華人不同,果敢人堅強的保持著本民族的文化和傳統,在滾弄地區的影響非常大。東南亞其他地區的華人影響也非常大,但是他們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經濟領域裡,果敢人和他們也不一樣,影響主要體現在文化上。

果敢人非常重視教育,華文學校始終堅持教學,即便在被緬甸政府取締的年代裡,華文教育也以各種名義私下進行著。

………【第四十二章 德欽巴丹】………

事實上,重視教育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只是果敢人繼承的非常好而已。相比之下,當地的其他民族對教育就比較忽視了,甚至直到今天還盛行“讀書無用論”。當然,這也是因為這些民族文化落後和單一,無法與擁有豐富多元文化的果敢人相比。而且他們沒有教育理論和體系,缺乏可以擔任教師的人,結果無法給自己的後代提供足夠和良好的教育。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向往文化知識的其他民族居民,便將孩子送到了果敢人的學校學習。可以相見的是,這些孩子進入果敢人學校之後,接受的是完全的漢文化教育。而漢文化教育出來的人,必然對漢民族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

果敢學校對此採取了一種十分明智的錯法,那就是對這些少數民族的孩子來者不拒,甚至於免除全部學雜費,只要他們願意接受漢文化的教育,讓他們免費在這裡學習,由此便培養出了一大批親向果敢人的少數民族。

其實龐文瀾也採用了類似的做法,但是在其中加入了一些政治理念上的灌輸,而果敢人的學校卻沒有做類似的事情。

此外,由於果敢人數量多,經濟生活較為達,也影響了其他民族的居民。很多沒有接受漢文化教育的少數民族同樣懂得漢語,並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漢文化。

由於漢民族溫和的性情能夠平等和友好的對待其他民族,漢文化的開放性和包容效能夠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中有益的成分,使得這些少數民族對這樣一種同化並沒有產生排斥和疑慮。

結果多年下來,滾弄地區的少數民族與果敢人的關係非常好,甚至有很多少數民族的青年根本就把自己當作果敢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就是德欽巴丹。

德欽巴丹本是緬族,而不是少數民族,由於其母親很早就過世了,因此極少有人知道他的母親是果敢人。與其他很多少數民族的孩子一樣,他在滾弄的果敢人當中長大,自幼學習的是漢文化。

血統和文化上的雙重影響,使今天的德頃巴丹在本質上完完全全就是一個果敢人,除了日常在軍中說的都是緬語之外,對緬族基本沒有什麼認同感。

儘管德欽巴丹對緬甸政府十分不滿,但是成年之後卻陰差陽錯的加入了緬甸政府軍。事實上,德欽巴丹很有才幹,因此在軍中得到了迅提升。

考慮到德欽巴丹是緬族,緬甸政府軍才任命他為二零六團團長,但是緬甸政府軍的官員們卻忘記了調查德欽巴丹的背景,就如同他們忽視了二零六團士兵的背景一樣。

通萊雖然覺察到了背景問題,但是卻沒有意識到這種背景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否則他絕對不會派遣二零六團攻擊長箐山。

基於上述這些原因,二零六團編制內雖然沒有果敢人,但卻都是一幫不願意和果敢人打仗的人。

對於此時的德欽巴丹而言,絲毫沒有感到一點戰鬥的氛圍,正躺在沙灘椅上眺望著長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