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箱子一臉歡喜的對眾人說:“各位,你看我帶回來了什麼!”說著,引著各位開啟箱子。
沈波一時也很奇怪,原來船上還裝了兩個大箱子,看那些水手抬下來的動作,是極為吃力的,箱子裡的東西估計在兩噸以上。難怪來的時候,船上的人明明很少,可是船的吃水線卻那麼深。
東方龍一把掀開箱子,眾人齊聲驚呼。龍王島總管李雙指著箱中之物顫聲道:“島,島主,這,這莫非就是那最新的紅夷大炮?”沈波定睛一看,這箱子裡的東西,卻不正是尊閃亮著烏光的大炮麼?龍王島居然有大炮?還是這個時代最新的大炮!
東方龍大笑道:“這兩尊寶貝,乃是大帥送給我們龍王島最後的禮物!”
“大帥?!”眾人驚喜交加:“島主您去見過大帥了?”李雙更是搓著手,激動的臉都赤紅了起來:“島主啊!您去見大帥,怎地不帶在下一起去?唉!!”
東方龍哈哈大笑:“我本是擔心大帥因為被貶職而去看大帥,也是為了向大帥討教應對此時柴田家潰敗而導致的倭患,卻也沒想到,大帥是如此的惦記我們龍王島,利用最後能用的職權,助我龍王島得此神兵!你們或許想不到吧?這東西是有錢也未必能買的到,卻是大帥以廣東鎮守的名義,找那些葡萄牙的商人買到的。這可是最新最好的大炮,比之朝廷的還要先進許多!”
“譁!!”眾人驚呼,然後是一片歡騰:“有了這兩個寶貝,我們龍王島就更是如虎添翼了啊!!島主萬歲,大帥萬歲!!”
***
紅夷大炮是明代後期傳入中國的,也稱為紅衣大炮。紅夷者紅毛荷蘭也,因此大部分人認為紅夷大炮是從荷蘭進口的,其實當時明朝將所有從西方進口的前裝滑膛加農炮都稱為紅夷大炮,明朝官員往往在這些巨炮上蓋以紅布,所以訛為“紅衣”。具考證,當時明朝進口的紅夷大炮只有少量是從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口,後來因臺灣問題與荷蘭人交惡,大多數是與澳門的葡萄牙人交易得來的,明朝當時的需求量巨大,葡萄牙人還做中間商將英國的艦載加農炮賣給中國。
朝前期的自制大口徑火銃在原理上與這些紅夷大炮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前裝滑膛火門點火式的,但是具體做出來就大有區別了。明朝前期火銃多以銅為原料,內膛呈喇叭型,炮管顯得單薄,以其口徑而言炮管顯得太短,其外型基本上與現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銃”相同。這種火銃與紅夷大炮相比火藥填裝量少,火藥氣體密封不好,因此射程近,此外容易過熱,射速也慢,以銅為材質雖然不易炸膛,但是費用教高(銅是鑄造貨幣的金屬),而且銅太軟,每次射擊都會造成炮膛擴張,射擊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為武器而言壽命太短,唯一的優點是重量輕。在動輒重數千斤的紅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銃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紅夷大炮在設計上確實有其優點,它的炮管長,管壁很厚,而且是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在2噸以上。
紅夷大炮最突出的優點是射程,對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效能的重要環節,即使現今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鐵火銃的最大射程不超過三里,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險;而一般三千斤的紅夷大炮可以輕鬆打到七八里外(奇*書*網^。^整*理*提*供),史籍記載最遠可達十里!十里相當於現代五公里多,相當遠了,曾經對這個資料產生過懷疑,但是西方的同型別火炮的效能證明了這個資料是準確的(當時西歐各國已有領海這一概念,當時的領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來定的,16世紀末期的領海是三海里,約合五點五公里)。遠射程的紅夷大炮結合開花彈,成了明朝末期對抗後金鐵騎的最強武器。當時的戰法為:將後金的騎兵誘入城頭紅夷大炮射程,然後用開花彈集火射擊,效果非常顯著,連努爾哈赤都被炸死。很長時間內,後金騎兵不敢進攻裝備有紅夷大炮的寧遠、錦州、山海關等戰略要地。
***
將沈波引見給眾人之後,東方龍去處理島中的事物,一個叫龍二的青年則帶領著的那群不到二十歲的少年龍王島弟子,幫助收拾著沈波將來的房間。
龍王島地勢寬廣,樹木良多,造房簡單,所以基本上每個人龍王島都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不過大多數龍王島弟子都是孤兒,對寂寞是深深的厭惡與恐懼,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