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友身體健康!假期結束了 沙魯圖忽然想起,很多很多年以前,也是在這片土地上,也有這麼一個異常勇猛的宋人。一個小小的五百雜軍的指揮副使,微小到這樣的官職根本不配站在自己面前。可那人差一點就做到了,在萬馬軍中,一個人,殺過來,他記住了那個名字——武元成。 還有一個,不如他這般勇武,卻更是難纏,叫做沈天青。如果可能,他甚至想讓面前的宋軍主帥換作那一個,兩人再來一決雌雄。 十餘年前,他並不覺得自己贏了,他很想贏他一次。作為一生戎馬的將軍,他始終覺得一個合格的敵人甚至比同袍還要難得。 大宋真的不缺良將啊,可惜他們沒有機會站到自己面前。 風向變了,但他仍然掌握戰局。 號角聲起,鼓聲不斷,旌旗狂舞,三軍,盡出! 夏衍德也呆住,隨即卻是狂喜,連頭頂的太陽也沒有那麼熱了。他忍不住問:“南邊哪位將軍?” 答案是秦廣,一個剛來幾日,來了就和諸多將官不合的刺頭。 夏衍德連連點頭,決定戰後定要重賞此人,還一定要將此人留在自己身邊。秦廣是新調來的將領,他並不熟悉,品級尚可,官職卻不大,領三百餘人,此前根本不值得他關注。 有沒有萬夫莫敵,有沒有勇冠三軍,當然有。雖然所謂大將在兩軍陣前單挑,大戰數百回合,獲勝之人,揮軍掩殺,就能大敗敵軍之類的熱血場面,純屬寫書的人興趣使然。實際即便在打仗最文明的春秋時期,也罕見兩將單打的局面。但毋庸置疑,一員萬夫莫敵的猛將在戰鬥中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 兩軍對壘,戰略戰術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士氣,畢竟戰鬥最終要靠士卒贏下來。一員身先士卒,擋者披靡的猛將在戰場上可以扭轉一處戰陣的勝負,左右兩軍計程車氣,甚至一場大戰的最終走向。 先前金人的射鵰者如此,此際秦廣也是如此。 沈放聽聞,也是咋舌不已。他臨安一見秦廣,就知道定是一條好漢,但即便是他,也萬萬想不到,昔日那個差點被蘇師旦害死的落魄武官,到了戰場之上,竟是如此威不可擋。 宋源寶卻是手舞足蹈,高興的不得了,連叫:“厲害,厲害。” 術虎跟隨大隊衝入了亂軍之中,這邊的宋軍一樣的軟綿綿不肯戀戰,甚至舉起刀槍都是做做樣子,見了他就跑。 術虎鬆了口氣,看來這邊看著兇險,其實打的也不厲害,自己這條命多半還能保住。 但不到半刻鐘功夫,情況忽然變了,周圍越來越多的宋軍圍了上來,面孔猙獰,似是換了副面孔。 壓力倍增,術虎忽然又覺得這條命懸了,宋人發瘋了! 在秦廣帶領之下,南側守軍重整旗鼓,又將敵軍圍住。先前勢不可擋的金軍鐵騎終於被攔住腳步,戰馬不得馳騁,立刻便有大量傷亡。 戰鼓聲聲,喊殺聲撕心裂肺,血花飛濺。屍體與殘肢在面前割麥子一般倒下,周遭嘈雜混亂,如入地獄深處。 雙方都殺紅了眼。 隨後的戰事卻是乏善可陳。 雙方的主將,沙魯圖和夏衍德,若說兩人在戰略意圖、排兵佈陣上還差距不大,對戰場區域性形勢的研讀預判、審時度勢後的調兵遣將卻是天差地別。 夏衍德優柔寡斷,又無野戰指揮之能,根本看不清局勢,臨陣指揮錯漏百出。 雙方大軍正面開打,仍是金軍主攻。對著射了一通弓弩之後,金軍又是付出不小代價,殺到近前,雙方短兵相接。 但就在夏衍德將注意力集中在正面戰場的時候,沙魯圖卻悄悄派出剩餘九百騎,仍是繞到南翼切入,將被困死傷大半的三百騎兵救出。 隨後這一千兩百騎兵先與南側兩千步卒配合,不斷絞殺宋軍南側軍陣。 宋軍單兵稍弱,但實際兩軍戰力其實相差不大。 戰場之上,最精銳的一支隊伍就是金軍鐵騎。沙魯圖充分發揮了這支隊伍的優勢,機動靈活,總是在敵軍陣後發起衝鋒。 宋軍前有金兵步卒方陣,後被騎兵衝擊,往往兩三次衝擊便即崩潰。“騎兵是錘,步兵是鐵砧”這兩者配合的好,鐵軍也能砸扁。 密不透風的宋軍陣上,立刻被鑿出數個缺口,金兵趁勢而上,將缺口越扯越大。 夏衍德見側翼破綻百出,索性孤注一擲,竟號令全軍反攻,意圖以兵力優勢直接擊潰金軍大陣。 沙魯圖一見大喜,立刻轉攻為守。 以宋軍的野戰攻堅能力,在金軍弓弩箭陣下,僅衝鋒三次未果就一蹶不振,不管長官如何催促,再不肯衝鋒。 宋軍士氣已經低落,戰陣又是千瘡百孔,偏偏夏衍德這個老獸醫一號脈,孤注一擲,竟開出一記猛藥。他在北翼湊了五千軍,佯攻金軍側翼。同時派出五百騎兵,意圖迂迴到金軍後路,直撲沙魯圖指揮所,來個擒賊擒王。 五千側翼調出,沙魯圖立刻發覺,根本未理會忽然脫離戰場的那五百騎兵,立刻也以錐形陣直插宋軍大陣,一鼓作氣,將宋軍徹底打散。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