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舔犢伍(1 / 2)

小說:無雙群俠傳 作者:朔望月78

慕小倩看到,奇道:“葉家妹妹,你不愛這甜食麼?” 葉素心笑道:“確是有些吃不慣。” 宋朝十分流行“假菜”,便是以不相干的原料烹飪某樣美食,形味還要相似。這“假黿魚”乃是一道宮廷菜,以雞腿肉做成“甲魚肉”,再取黑羊頭上嫩肉做成“甲魚”裙邊,最後以山藥和麵粉造型。此菜也甚是有名,一度為國宴必備。 李家請的廚子出手不凡,幾道菜都是精緻。沈放也是連連點頭,這手藝比五師姐自然不如,但也算個好手。 酒過三巡,李家三兄弟也起身代祖父招呼客人。李元傑行到幾人桌前,敬了蕭平安、沈放幾人一杯。 然後在宋源寶桌前,卻是逡巡不去,待眾人都注意這邊,忽然大聲道:“宋少俠,久聞你無事不知,無事不曉,今日我府上有一事,眾人皆不可解,倒想請教。” 古時酒桌規矩講究,有人起身敬酒,眾人都應安靜旁觀,不宜自在說話,以示尊重。此際李元傑聲音又大,眾人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 宋源寶也覺此人似有些不懷好意,自己何嘗說過自己無事不知,道:“你府上的事情我怎會知道。” 李元傑笑道:“只是請教一二,若不知道,也無所謂。” 宋源寶道:“好,你說。” 李元傑微微一笑,道:“家公有靉靆一個,乃是臨安城重金購得,心愛之物。近日卻不知下落,敢問宋少俠可能指點一二。” 靉靆便是如今的老花鏡,成書於南宋理宗時期(1225-1264),趙希鵠所著的《洞天清錄》中就有記載:“靉靆,老人不辨細書,以此掩目則明。”起初的靉靆應是單片,如放大鏡一般使用。但明人所繪的《南都繁會圖》圖,畫中已經有了幾名戴眼鏡的老者。 明代張寧的《方洲雜言》更有記載:“嘗於指揮胡龍寓所,見其父宗伯公所得宣廟賜物,如錢大者二,其形色絕似雲母石,類世之硝子,而質甚薄,以金相輪廓,而衍之為柄。紐制其末,合則為一,歧則為二,如市肆中等子匣。老人目昏,不辨細字,張此物於雙目,字明大加倍。近者,又於孫景章參政所再見一具,試之復然。景章雲:以良馬易得於西域賈胡滿剌,似聞其名為靉靆。” 由此可見,眼鏡一物應是早有,乃是從西域而來,而且價格不菲,只是都是老花鏡而已。 宋源寶眼光有躲閃之意,道:“什麼靉靆?我怎知道。” 蕭平安和沈放兩人暗自都是搖頭,兩人太瞭解宋源寶了,若他真是不知,豈會如此和和氣氣跟李元傑說話。 李元傑故意露出詫異之色,道:“那倒是奇怪了,前日家公在花園讀書。有事出園,將靉靆壓在書上,回來時便即不見。園子裡的家丁說,期間別無外人,好似就一個住在家裡的客人來過。” 宋源寶臉上已經發紅,兀自還想抵賴,道:“你說的什麼,我都是不懂。哎呀,我吃多了,要去拉屎。” 他這屎遁之法不但可恥而且沒用,如此一來,人人都知跟他脫不了關係。認得他的眾人都覺羞恥,花輕語和柴霏雪更是轉過頭去,裝作不認識他。 郭汾陽又覺好笑,也覺生氣,乾咳一聲,道:“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宋源寶知道遮掩不過,只好低眉順眼,小聲道:“那日瞧著好奇,拿起來看,誰知落在桌上摔碎了。”說了兩句,聲音又大了起來,道:“有什麼稀罕,打碎了賠給你好了。” 李元傑道:“此物乃是西域巧匠所制,價值百金。百金之數,李家雖小,卻還不看在眼裡,只是此物更有一般妙處,不是什麼人用都合適。尋到適合家公所用,殊為不易,實屬可遇而不可求。”他話也說的直接,這東西雖然貴的很,我家也不在乎,但尋合適的很是不易,你有錢也無處買。 宋源寶臉色難看,他闖完禍就去街上問過,本想尋個賠來,誰知信陽城根本不見此物。 柴九呵呵一笑,道:“靉靆一物,要尋合適的確是不易。我京中倒還存得幾副,待回頭給尊翁送兩副來,也不知合不合適。小子頑劣,也是鄙人管束不周,這塊玉璜,權作賠禮。”自腰間解了塊玉下來,起身遞與李炫義。 玉璜乃是半圓形的玉飾。與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併為“禮天地四方”的六器。《周禮》一書稱“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 柴九隨身所佩,自是難得的美玉。李炫義起身連連推辭,只道:“小友好奇,豈是有心之失,區區小物,何足道哉。” 但柴九一力堅持,終於還是叫李炫義收下。李炫義雙手接過,手掌也有些發顫,這玉璜價值高低不去說他,但送玉之人非同小可,日後可有得炫耀了。 其實這李元傑平素也是不學無術,當年街頭走馬,險些撞死蕭平安,也是遊手好閒,惹是生非的人物。他兄弟三人白日討教武功,卻被宋源寶羞辱戲弄,此際仍覺不解恨,對一旁侍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