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讀書,多是先通讀全文,再細研章節,融會貫通,方能事半功倍。 練武卻非如此,須得一點一點,從頭練起。蓋因大凡武功,多是由淺入深,只能循序漸進,急功冒進,反易受其害。 很多門派傳授武功,都是分為幾段,若是前面的沒有學完,就不會傳授後面的功夫。 蕭平安沉思片刻,功法習練,最好是有師傅在旁,畢竟是體內經絡內息搬運,一不小心,就要釀成大禍。 只是眼下師傅師孃遠在天邊,況且不是本門武功,想來師傅師孃也不清楚。蕭平安心道,無妨,我先練練看,若是太難,回去再問師傅師孃不遲。當下翻開書頁,擺在面前,按書上所寫,開始運功行氣。 練習招式功法之時,卻不再是盤膝端坐,而是要站起身子,先按招式圖譜擺好架勢,再行功運氣。待練到動作與內息同步,便基本算大功告成。 江湖中內家所練的拳法,其實多半都是掌法。常言道,寧中十拳,不挨一掌。 拳頭相比手掌,雖然發力更猛。但高深掌法多半蘊含內力,內勁若是打入敵人體內,必要留下內傷,可比拳頭狠的多了。內家拳法講究含而不發,多半是打中敵人,才掌力一吐,看似軟綿無力,卻能打的人筋骨寸斷。外家也有此類發力手段,稱作“寸勁”。 蕭平安這本大正離天拳卻是不然,每一招都是一鼓作氣,全力以赴,出手即帶內勁,走的是純剛猛的路子。 但如此一來,這拳法的習練卻是難了數十倍。要知經絡內內息執行,要的是穩如泰山,最怕驚擾。尋常人煉氣必要尋清淨之所,關起門來,恨不得耳朵也要塞上。 內功有一定根基之後,導息已是熟能生巧,與人動手過招,也能搬運內息。但內外功同時運作,一心二用,畢竟不易,是以多半掌法,都是分招式與發勁兩個部分。先擊中,再發勁,如此一來,出招更快,也能避免真氣和內息的無謂消耗。 但蕭平安這門“大正離天拳”卻是拳勁一體,出手便是全無保留。 蕭平安也是咋舌,此類拳勁一體的功夫他不是沒有見過,他衡山“風雨雁回劍”的最後幾招,便是如此。須得內勁與招式同發,但畢竟這絕招只有七招,而這路拳法卻是招招如此。 蕭平安運起仙霞內功,按書中所寫,引導內息遊走。 這拳法第一招名叫“浩然正氣”,變化不多,一招共有七式,但這第一式竟就要五條經絡配合,分別是左右“手陽明大腸經”、右側“足陽明胃經”、左“手少陽三焦經”、右“足少陰腎經”。 先前蕭平安武功,多半都是兩三條經絡配合,唯一一招“雁序青空”才用到七條經絡。可這拳法第一招第一式便是五條經脈,著實叫蕭平安有些咋舌。 好在他性子沉穩,也不焦躁,耐心引導。只是這拳法路數與他衡山派的功夫大相徑庭,行氣甚是彆扭,內息不聽使喚,如同叫駱駝穿針眼一般。總是找不準路子,直練了兩三個時辰,第一式也無一次成功。 蕭平安凝神練功,又過了半個時辰,只覺經絡鼓脹,已感覺不適。知道這是練功過度跡象,當下收功靜坐。一刻鐘功夫才起身,見天色已晚,去四周轉了一圈,打了只兔子回來,烤著吃了。 他經絡已感不適,夜間就不敢再練武功,早早睡了。他自破障之後,再練紫陽所授內功,已無清明之感,甚至還會頭暈。於是漸漸不再每晚單獨練功,作息和練功的規律也和常人逐漸相仿。 躺倒便想起,我以前練功,只要練過紫陽道人傳授的內功,學功夫就更加快些,如今有些不靈,但卻能配合“仙霞勁”舒筋通絡,不知道用這個配合練這神拳如何?打定主意,明天就要試試。 次日天剛矇矇亮,蕭平安就翻身而起,運氣探了下經脈,已無鼓脹之感,當下拿出《大正離天拳》,繼續練功。他待“仙霞勁”開始運轉,心念一動,紫陽道人所授內功也開始運轉,一股勁力果然跟隨功夫去約束“仙霞勁”行進。 蕭平安又驚又喜,喜的是果然有效,驚的是紫陽道人所授究竟是什麼古怪功夫,除了自身導不出內息力道,旁的竟是做什麼都成,全不講什麼規矩。 他心中亂想,內息頓時滯澀走歪,臂上微微一痛,如針扎一般,知道不好,連忙收斂心神,慢慢撤去功力。休息片刻後,才又開始運功。 這一次他步步為營,一絲不苟,數息功夫後,終於內息依功法執行一圈,成功將第一式完成。 蕭平安大喜,知道這只是第一次順利完成,離真正練成還相差甚遠,離熟練能使更是差了十萬八千里。不過終於是開了個頭,也是大大朝前跨了一步。 如此這般,蕭平安就在山上住下,專心練功。那功夫著實不易,即便用上了紫陽道人所傳的內功,兩功同使,成功率也不及五分之一。 好在他甚有韌勁,心道,我就不信練你不成,越是失敗,越是用功加練。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