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豆汁兒不合口,燕京城也多的各類湯羹:百味韻羹、雜彩羹、群鮮羹、豆腐羹、青蝦辣羹、蝦魚肚兒羹、蝦玉鱔辣羹、小雞元魚羹、三鮮大熬骨頭羹、筍辣羹、雜辣羹、摔肉羹、骨頭羹、鴨羹、蹄子清羹、黃魚羹、肚兒辣羹……只叫人能看花了眼。 配湯羹還有面、各色饅頭、糕餅,千層餅、炙焦金花餅、乳餅、甘露餅、菜餅、牡丹餅、芙蓉餅、熟肉餅、菊花餅、梅花餅、糖餅……, 花輕語口刁的很,尋常的自是看不上眼,最後選了灌漿饅頭。饅頭其實就是帶陷的包子,論名氣臨安的小籠包子名氣最大,也更是精緻,但燕京的包子更大,餡料更足。 宋時的灌漿包子是真的灌漿,湯汁不是裹在包子裡,而是桌上一個大壺,內盛乳酪或是淡醋。等你咬開包子,自己往裡灌,堪稱自助灌漿包子。 花輕語一口氣點了十餘個大包,卻是一樣只點一個,自己先嚐,味道好就多吃兩口,感覺不好就甩給沈放。 寒來谷之中,跟燕大叔五師姐吃飯也是如此,剩飯不管多少都是燕大叔包圓,不想今日自己也是一般待遇。 只是大庭廣眾之下,接花輕語吃過的東西吃,也叫沈放臉上發燒。店內的跑堂食客無不瞧著他偷笑,更有好事的偷偷朝他豎起大拇指。 他有心不肯,花輕語眼光掃來,到嘴邊的話又生生嚥了下去。 不管什麼包子,上面總有淡淡的香味,有的甚至還留著花輕語的整齊牙印。饒是他如今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也是心頭亂跳。在旁人異樣目光之中,沈放幾是一口一口,把十幾個包子都吞了下去,然後急急起身走人。 誰知花輕語今日是拿定主意要拿他當豬喂,出了門,一路之上,看見新鮮的小吃就要上前買上一些,不管三七二十一,嘗過之後,統統塞進沈放肚子。 沈放欲哭無淚,心道,為何這燕京城早上的小吃如此之多?什麼旋煎羊白腸、鮓脯、抹髒、紅絲、批切羊頭、辣腳子、薑辣蘿蔔、夏月麻腐、雞皮麻飲、細粉素籤、雞頭穰、香棖元、冬月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鱠、煎夾子、煎豬髒……一大清早的,葷腥不忌,暴飲暴食,這樣真的好嗎! 宋時諸多菜品,特別是小吃,常帶“旋”“煎”二字。其中“旋”指的是旋即,旋吃旋做之意,“煎”並非都是用油,相反水煎的東西更多一些,平鍋一層淺水,不但保溫,更能入味。 燕京更是如此,冬日天涼,街上擺攤的吃食,若要熱騰,便是這兩種最多。 不知不覺,兩人已經走到城西南,越走越是偏僻,街上店鋪也是越來越少。此處乃是常清坊和永樂坊,住的多是城中窮人。 花輕語到了此處,腳步忽快,兩邊的店鋪自然也不看了,走到一處,忽然停步,道:“‘自力社’?這是個什麼所在?” 沈放見是一個極大院子,前面有一高大牌樓,上書“自力社”三字,大門卻是緊閉。門前還有跨刀持槍的兵卒守衛,搖頭道:“我也不知。” 花輕語道:“那進去瞧瞧。”其實花輕語自然是有意來此,昨日郭汾陽悄悄塞給他一張紙條,寫了一個地址,便是此處,只是紙上並無“自力社”三字。 沈放搖頭道:“你沒見大門關著,還有兵士把守麼,想是官家的地方,咱們怎生進得去。” 花輕語道:“問問再說。”來到大門之下,問那兵卒道:“喂,此間是個什麼所在?” 她若是客客氣氣,那兵卒定然趕她,可花輕語大喇喇張口就問,那兵卒倒不敢無禮,又見她衣飾華貴,容貌秀美,更不敢小視,道:“回姑娘,此處乃是我朝的學院。” 花輕語皺眉道:“國子監不是在城北麼,你當我不懂麼?” 金人確實善於學習,有從善如流的優點。佔據江北之後,對漢人的科舉制度也是全盤照抄。天德三年(1151),便初置國子監,是為金國的最高學府。 兵卒見她頤指氣使,更陪著小心,道:“姑娘不知,是學院不是書院,此乃我大金新立的學堂,專門教授窮人家的孩子,謀生之道。” 沈放一旁聽見,大吃一驚,脫口而出道:“你說什麼?” 兵卒見他捧著一堆東西,只當他是個下人,有些輕視,但還是道:“我大金皇帝體恤百姓,可憐許多人沒有吃飯的本事,特意開了這學堂,教授算賬、識藥、打鐵鑄器、紡織燒瓷的本事,就連炒菜做飯也有呢。” 沈放目瞪口呆,這不就是自己想的那般學堂麼?原來金人已經有了。 花輕語未留意沈放神色,自己也覺新鮮,道:“竟有這般的學堂,好生新鮮,我等能入內一觀麼?” 那兵卒面露難色,道:“此處都是窮人家的孩子,若是往常,放你們進去,也沒甚大不了,可今日不行。” 花輕語皺眉道:“今日為何不行?” 那兵卒道:“今日有貴客上門,學院的老爺們都在,我等可不敢惹事。”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